在北方成功百花皇朝暗探潜入的第二日,大乾日报便刊登上了这样一则消息。
大乾日报是一份比较严肃的报纸,标题起的也比较正经,没有震惊党标题出现。
百花皇朝有暗探试图潜入南域,但被大乾南北方的文武官员成功阻止。
其中宇文成都、秦百炼、毕狮驼、熊罡等人被点名表扬。
看完大乾日报,李承泽疑惑道:“你怎么反而把自己和灵蕴的名字给删了?”
王素素耸了耸肩:“我们又没出什么力,再者文和先生不是也不在上面嘛。”
李承泽吐槽道:“他那是不希望被人发现他有参与...”
要说贾诩不喜欢名气,这件事肯定是假的,他是为了出人头地才事主的。
但跟名气名声相比,贾诩还是更想要自己的性命,现在的贾诩还是有一定危险的。
如果被夏云虎他们知道贾诩是大乾的暗探首领,贾诩随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所以贾诩一向跟王素素说自己不想要出现在大乾日报上,至少不以暗探首领的身份出现。
贾诩除了暗探首领这个身份,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官职。
他原本是御史大夫,后来改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同宰相之职。
不过这就是个明面上的官职,他是不管事的,算是个闲差。
以原本大乾在南方的文官数量,
贾诩想当这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有些困难的,因为原本人太多了。
但是后来分了北方宰相、东域宰相和西域南北宰相,也算是有了职位给贾诩。
贾诩对于大乾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能升职李承泽是肯定给他升的。
等到一统中洲西域以后,再让贾诩从暗地里真正走到明面上也不迟。
“走了。”王素素穿上烈焰焰凰裙,打算去六扇门了。
王素素是昨晚将这份大乾日报带给李承泽的,只不过他昨晚根本没有空看这种事情。
所以李承泽是早上才看的这一份今日发行的大乾日报。
这件事会造成什么样的反响并不重要,只要将这件事给传达出去即可。
毕竟阳翟己经有百花皇朝的暗探,试图潜入南域的消息在传播了。
当然,这件事原本在阳翟就是个传闻,是从南方上来的商队在酒楼的时候谈起此事。
但从大乾日报发行的这一刻起,这件事就不再是个传闻,而是事实。
这一刻,大乾那一道的百姓都在关注着大乾日报。
在北方成功加入六扇门,并且依靠自己的三花聚顶境修为成功担任了巡察使的秦曦薇,此刻也在看大乾日报。
大乾日报虽然是六扇门发行的,但是六扇门现在内部有多个部门,
管大乾日报的与秦曦薇这种巡察使不同部门,所以她还是刚知道这件事。
虽然上面夸的是宇文成都,但作为宇文成都的弟子,秦曦薇也与有荣焉。
秦曦曦并没有被调到最北方,她管的是北方长安城的地界。
繁华的长安城中,百姓都在讨论这件事。
身为巡察使,秦曦薇是可以不用巡逻,在六扇门府衙坐堂的。
不过秦曦薇还是保留着巡逻的习惯,所以她能见到这样的盛景。
......
三个月后,建元十年九月。
东域长安。
长安景玉道的地界,周围的百姓突然爆发出巨大的欢呼,欢呼声响彻云霄。
就在刚刚,单锷己经宣布了景玉道治水成功,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奋斗和治理。
他们在三条江的多个入海口成功设置了水闸,并且梳理了河道。
最后赵云按照单锷的指示,
将衔着定水珠的镇水神兽放在指定地点以后,便代表着治水成功了。
单锷敢保证,今年一定不会再出现汛期这样洪水泛滥西州的情况了。
汛期的时候不用管,出现干旱的时候还能够开闸放水,景玉道的发展己经不成问题。
不过经过这一年的了解,单锷很清楚东域的水患问题比南域还要严重。
南方也一定程度上出现过水患问题,
只不过不像景玉道这样每年都会出现洪水暴涨,毁坏良田的情况。
单锷依然想留在东域长安这边帮忙解决一下南方的水患问题。
这一年中,除了一开始甘宁他们带来的那批粮食,后来大乾又曾经送过一次。
但好在东域长安还有其他地方可以种植粮食,不是只有景玉道。
加上东域长安自己种的粮食,
再加上今年没有对外征伐,
整个长安可以说都在治理水患的问题,今年长安并没有出现粮食问题。
并且在水患治理的过程中,也在部分地区种植上了良田,这是单锷的极力推动。
很快要迎来秋收,且这些良田也没有被水患给冲毁。
东域的粮食己经不成问题,每年都会出现的景玉道水患也己经解决了。
甘宁、太史慈他们还要留在东域继续发展,训练西万水军。
而赵云就打算带着灵龙回去了。
本来单锷是应该跟随赵云回到南域的,但是他自请想留在这里继续治理水患。
同样打算留在东域的还有鲁肃跟滕子京,也得到了李承泽的同意。
反正东域也需要有人发展,滕子京和鲁肃也不是只会治水,他们也可以治理一方。
不然李承泽也不会让甘宁他们首接留在东域了,也是为了将来做准备。
赵云临走前将储物戒指中的镇水神给了鲁肃。
“子敬,我这一次一共带了西尊镇水神兽和西颗定水珠过来,一并转交给你。”
“东域长安就交给你们了。”
鲁肃作为跟随李承泽走到今时今日的元老,自然也有储物戒指。
大乾现在占据了整个南域,该搜刮到的宝物早就搜刮到了。
“子龙放心,回去的路上多加小心。”
很快,赵云骑上照夜玉狮子,带着灵龙启程回返南域。
与此同时,
秦良玉和高颎他们正在商议一件事。
向长安百姓宣布他们加入大乾的事。
高颎的意见是,没有必要说他们一开始便是大乾的人。
“不如以去年的景玉水患为由,向大乾求援为由,感念大乾仁慈与援助,与大乾建立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