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问之下,才知晓事情始末。
从这群富二代、官二代嘴里,也真真切切听到李满屯的确是李忠贤的养子。
要不然,这群人干嘛要带他。
这事可就闹大发了啊。
仲召良立即给皇上写信,这事不能瞒着。
这二十几个二代们,得知这就是顾天城家,孔熙大儒就在这里时候,全都后悔不迭。
这样一闹腾,不知道,孔熙大儒还能不能给他们指点。
结果,没得到指点不说,孔熙的孙子,孔俊瑜还亲自出马,将他们的家族、名讳全都记下来,说以后孔家拒绝和他们家族的人打交道。
这下子,这群人傻逼了。
一个劲儿求情,可惜,没卵用。
首接被侍卫抽出绣春刀,赶走了,还说,若是敢出现在百里之内,定斩不饶。
吓得他们屁滚尿流的跑了。
谁敢得罪这帮人。
可都心里有数,这回去,就成了家族的罪人了,不知道怎么求饶才好。
顾随风在他们走之前,让他们赔偿。
在侍卫注视下,谁都不敢拿少了。
一个人拿出一百两。
一共十七个。
一百七十两啊。
顾随风将其中一百两塞给了侍卫首领,让他拿着这个喝个茶。
侍卫首领刚开始不收,说不能随便收受钱财,顾随风笑着说:“这叫合作共赢,他们糟蹋了我的田地,就该赔偿,但没有你们,他们肯定不赔偿,甚至赔偿很少。有你们,我才能得到这么多,这钱是你们应该拿的。”
仲召良笑呵呵说:“收下吧,这不叫收受贿赂,这是你们该得的,回去后,我会和陛下说清,你们记得按照正常收入所得交税就成。哈哈哈!”
“是!”
额外钱财税收是百分之二十,一百两,要交二十两。
剩下八十两,可以这些护卫分了。
具体怎么分,顾随风不会管。
哪怕他们全都炫嘴里,他也没得说。
给了就是给了。
何况,他认为是真的该他们所得。
身份在那里摆着,人家乐意跟你要钱,就是看重你顾随风这个人。
顾随风拿着手里的七十两,非常开心,将其中的三两给了赵大,“你做事认真,没有惧怕那些公子哥,这钱,你拿着,顺便将倒塌的麦田,全部扶正啊。”
赵大忙摆手,“扶正麦田,是我该做的。不需要给钱,再说三两太多了。”
“多什么,我得七十两呢,哈哈哈。”
赵大吃惊了,这群公子哥会给七十两?
但他还是摆手,“这钱不能收,这本来就是分内要做的事儿,你雇佣我们干活,我们就要把活干好。”
呦呵!
赵大这个人可以啊。
“好,不收钱可以,你来我身边做事吧,我家里需要有人照顾,我看你不错,每个月给一两工钱,如何?”
“好,好,这好。”
一两工钱,那就是高的工钱了啊。
有这样的工钱当然高兴。
在他看来,给顾家种地也好,到顾随风身边做事也好,都是干活,给钱就成。
或许是在顾随风身边干的活,比种地还辛苦,但给一两银子,值了。
顾随风将赵亮储明叫过来,“赵大以后跟着你们,好好学武功,还有认点字啥的,懂不?”
跟在他身边的,不能大字不识。
赵大脑袋有点大。
啥,要认字?
学武可以,可认字?
他一个大老粗可以吗?
就知道这个钱不好赚。
但既然答应了,就要干,不好干也要干。
“是,老大。”
赵亮、储明将赵大带走,嘿嘿笑着,“赵大啊,也让你们体会一下我们那时候的心情,哈哈哈!”
他们认字,刚开始都要累死了,尤其是赵亮,手根本不听话,写个字,好像上刑一般。
赵大苦着脸,“两位手下留情啊,我一定好好学。”
两人有说有笑的下去了。
这头,李满屯被扔在了一个角落,己经不捆着他了。但他不敢动。
旁边有两个挎着刀的侍卫,他哪里敢动啊。嘴里念叨半天,我爹李忠贤!
见没人理会,便求饶了半天,侍卫一句话将他的话堵住,“闭嘴,再多言,拿臭袜子堵嘴。”
仲召良在客厅中,深深皱着眉头,若李忠贤对皇上隐瞒,皇上得多伤心啊。
皇上信任李忠贤的最大理由,便是李忠贤非常听话且忠诚。
若忠诚打了折扣,皇上应该不会杀了李忠贤,可能不会重用。但肯定会伤心。
仲召良是心疼皇帝的,二十多岁,先帝留下了太多的老臣了。
也留下了不少的世家的老臣。
这些老臣,许多时候,都是和皇帝作对,即便有时候,无法改变皇上的主意,他们也会将皇帝的那些政策,变来变去,变成他们希望看到的样子,只是时间而己。
这次的三权分立,就需要做好监督,若不然,最后肯定塞满了他们这些世家大族的人。
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很多都有联姻关系,错综复杂,他们也会内斗,但面对皇上,他们会团结维护世家大族的利益。
张首辅,便是张世家的人。
他这个次辅能得到皇上器重,就是因为他家不是望族,他家的发迹,是他祖父陪伴着太祖打江山,虽然不是核心人物,但也自此之后,他的祖父得了个知府的位置。
因为他祖父是个文化人,前朝时候,也是一个秀才,但上升的通道被堵住了,死活考不上举人。
趁着天下动乱,追随太祖的队伍,从军中做刀笔吏开始。后来在一个将军手下,做文职,等到天下大定后,便谋得了知府的官职。
他的家世清白,不是望族,皇上能够器重就是因为这个。
但之前,他也是对张首辅他们避其锋芒的。
根本斗不过,只能徐徐图之。
皇上能够信任的人不多,若是李忠贤也欺骗皇上……
哎!
踏青没能尽兴,碰到了李满屯这事,仲召良心情不好,将仲钊叫过去一顿训斥。说仲钊在此地当知府,这么多学子去府城居然不知道。
仲钊头大,能解释的都解释了,说这些小事,都是王同知在管。
结果仲召良更心情不好了,劈里啪啦说了一大堆食君禄,忠君事,担君忧。
孔熙又开始教学。他觉得顾天城还是可以培养的,只需要多雕琢。
他给了顾随风不少的好书,不强求顾随风跟随他读书,顾随风想要看看这些书都是什么时候,高涌泉终于有机会和他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