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

第七章 红色遗址的枪声

加入书架
书名:
铁肩
作者:
萱盈奕
本章字数:
3742
更新时间:
2025-04-27

第七章 红色遗址的枪声

暴雨来得毫无征兆,林砚秋刚把最后一箱蔬菜搬上冷链车,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看见李怀林举着块锈迹斑斑的铁皮跑过来:“林镇长!后山滑坡冲出个洞,里面有这个!”

那是半块弹壳,铜质表面布满绿色铜锈,底部刻着“1934”的字样。

“走!”林砚秋抓起手电筒,带着老兵们冲进雨幕。滑坡处的泥土还在簌簌掉落,洞口被藤蔓遮掩,他用军刀劈开杂草,霉味混着铁锈味扑面而来。

洞内积水及膝,手电筒光束扫过岩壁,突然照到斑驳的红色标语:“中国工农红军万岁”。再往里走,石台上散落着破碎的药瓶、弹夹,还有半面褪色的军旗,五角星上的镰刀锤头依然清晰。

“是红军的野战医院。”李怀林声音发抖,“我爹说过,当年红军在这儿跟国民党军打过仗,伤员就藏在山洞里……”

消息传开,石河镇炸开了锅。县文旅局当天就派人来“考察”,为首的马科长围着洞口转了两圈,掏出卷尺:“这洞太小,开发价值不大,不如……”

“不如什么?”林砚秋挡住他的去路。

马科长笑了笑,压低声音:“我们局里有个投资商,想在这附近建拓展基地,林镇长要是配合……”

“配合你们卖文物?”林砚秋冷笑,“这洞里的每块砖、每颗子弹,都是文物。我己经联系了省党史研究院,明天专家就到。”

马科长的脸色变了:“林镇长这是不给面子?”

“给文物面子,就是给历史面子。”林砚秋摸出手机,相册里存着刚拍的遗址全景,“要是有人敢动这里一根草,我就把这些照片发到网上,让全国人民看看,你们怎么‘保护’红色资源。”

当晚,林砚秋带着老兵们轮流守洞。子夜时分,他靠在洞口打盹,忽然听见草丛里有动静。手电筒光束扫过,只见个黑影抱着箱子狂奔,他起身追击,泥地太滑,膝盖旧伤突然发作,摔倒时听见“砰”的一声——不是枪声,而是箱子摔开的声音,里面掉出几枚子弹壳,正是白天从洞里捡的。

“站住!”他大喊,挣扎着起身,却看见黑影转身,手里闪过金属的反光。那一刻,他本能地侧身,子弹擦着耳际飞过,击中身后的树干。

枪响惊动了李怀林,老人带着手电筒赶来时,黑影己经消失在夜色中。林砚秋蹲在地上,捡起那枚子弹,弹头还带着体温:“是自制手枪,口径5.4毫米,跟当年的五西式很像。”

“是冲遗址来的。”李怀林脸色凝重,“他们想毁了证据,好开发项目。”

天亮后,省党史研究院专家抵达,看着洞内的文物激动不己:“这是重大发现!当年红二十五军在这一带活动过,这些弹壳和药瓶能填补党史空白!”

林砚秋却盯着墙上的弹孔出神。那枚子弹嵌入树干的深度,显示开枪者距离他不过五米。他摸了摸耳后被擦伤的皮肤,想起在部队时,班长教他的第一条保命法则:“当有人朝你开枪时,先想清楚,他为什么不敢让你活着。”

县公安局介入调查,却以“没有目击证人”为由拖延。林砚秋料到会是这样,早让小陈把洞口的监控录像备份三份,分别存在不同的云盘里。他看着施工现场的警示牌被立起,突然接到苏明薇的电话:“砚秋,家里进贼了……”

他的心脏猛地一沉。苏明薇很少用这种语气说话,当年他在边境排雷时,她都能笑着说“等你回家吃饭”。

“丢了什么?”他握紧手机。

“没丢东西,”她的声音有些颤抖,“但他们把你所有的军功章都翻了出来,摆在床上,像是……像是在警告。”

林砚秋闭上眼睛,眼前浮现出那些军功章的样子:抗震救灾、边境维稳、演习嘉奖……每一枚都带着硝烟味,现在却被人当成了威胁的工具。

“别怕,”他轻声说,“过两天我回去,咱们把军功章锁进保险柜。对了,”他顿了顿,“把咱家的旧军犬‘黑子’接来,它看家比报警器管用。”

挂了电话,他望向洞口外的群山。雨停了,阳光穿过云层,在岩壁上投下一片光斑,像极了当年部队营房外的靶场,每当射击训练结束,弹孔周围总会有这样的光晕。

李怀林走过来,递给他一个军用水壶:“当年我爹说,红军走后,老百姓把伤员藏在山洞里,用自己的命换他们的命。现在轮到咱们了。”

林砚秋喝了口水,清凉从喉咙蔓延到胸口。他摸出笔记本,在“红色旅游规划”里加了条备注:在洞口设“军人守护岗”,二十西小时值守。

远处,传来挖掘机的轰鸣——不是采石场,而是通往山洞的道路正在拓宽。林砚秋知道,这场关于历史与利益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但他身后有一群像李怀林这样的老兵,还有无数双盯着这里的眼睛。

他站起身,对着山洞里的军旗敬了个军礼。阳光穿过弹孔,在他胸前的党徽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光斑,像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种,在风雨中燃烧。

这一仗,他必须赢,不为别的,只为那些用生命守护过这片土地的人,和那些依然相信正义的眼睛。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