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日军731部队核心遗址区。
肆虐的暴风雪终于短暂停歇,但酷寒依旧主宰着天地。气温低至零下35度。厚厚的积雪覆盖了一切,将那些罪恶的混凝土建筑包裹成一座座巨大的白色坟冢。凛冽的寒风如同冰冷的剃刀,刮过空旷的雪原,卷起细碎的雪沫,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一支由基地工程兵、地质专家和安保人员组成的先遣队,如同渺小的黑点,艰难地跋涉在这片死寂的白色荒原上。他们穿着厚重的极地防寒服,戴着护目镜和防寒面罩,每一步都深深陷入齐膝深的积雪,留下沉重的喘息和蒸汽凝结的白霜。履带式全地形勘探车在后面轰鸣着,碾开积雪,留下深深的车辙。
带队的工程师老吴,感觉自己的脸己经冻得麻木,护目镜上结满了冰花。他按照卫星定位,在一块相对平坦、靠近遗址边缘的雪地上停下脚步。这里曾经可能是日军的车辆调度场或露天试验场,如今只剩下无边无际的白。
“就是这里!地质报告显示,此区域下方地热梯度异常显著!”老吴的声音透过面罩,有些发闷。他指挥着队员清理积雪,露出下面冻得如同钢铁般坚硬的冻土层。
大型钻机被从勘探车上卸下,沉重的钢铁支架在液压驱动下稳稳扎入冻土。柴油引擎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粗大的合金钻杆在强力马达的驱动下,开始疯狂旋转,带着金刚石钻头,狠狠啃噬着坚硬的冻土!
嗤嗤嗤——轰!
刺耳的钻探声和引擎轰鸣打破了雪原的死寂。钻杆艰难地向下挺进,坚硬的冻土碎屑混合着冰晶,如同子弹般飞溅出来。钻速极其缓慢,每一米的前进都伴随着巨大的能量消耗和钻头的剧烈磨损。勘探队员们顶着寒风,紧盯着仪表盘上的深度、转速、扭矩等参数,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专注和与严寒搏斗的坚忍。
程冬青和陈默站在不远处一座相对完好的混凝土仓库废墟的背风处。仓库墙壁斑驳,残留着模糊的日文标识和弹孔痕迹,散发着阴冷的气息。程冬青的目光扫过那些残垣断壁,仿佛能看到半个世纪前这里发生的惨绝人寰的景象。他体内的蓝血微微悸动,带着一种沉痛的共鸣。他伸出手,轻轻触摸着冰冷粗糙、布满历史刻痕的墙面。指尖传来的,是刺骨的寒意,也是无法磨灭的沉重。
“当年…这里流尽了血。”陈默的声音低沉,打破了沉寂,“现在,我们要从这里,引出暖流。”
程冬青收回手,看向不远处轰鸣的钻机。钻杆己经深入地下数十米,但仪表显示,钻头遭遇了极其坚硬的基岩层,钻速骤降,钻头温度因剧烈摩擦而异常升高报警。
“深度85米!钻头温度超标!遭遇花岗岩基岩!”钻机操作员大声报告,声音被寒风撕扯。
老吴眉头紧锁:“换冲击钻头!加注低温钻井液!给我砸开它!”命令下达。钻机模式切换,沉重的冲击锤头开始以极高的频率轰击钻杆顶端,发出沉闷如雷的“咚咚”巨响!混合着防冻剂的低温钻井液被高压泵入钻孔,试图冷却和保护钻头。
每一次沉重的冲击,都仿佛敲打在冻土的心脏上,也敲打在程冬青的心头。维生舱里念香微弱的心跳,主屏幕上滴答作响的倒计时(00:36:10:15),与这大地深处传来的、寻找生命之源的搏动,在冰冷的空气中产生了无形的共振。
钻探持续了数小时。天色渐暗,酷寒更甚。就在所有人都疲惫不堪,以为今天将无功而返时——
嗡!
钻机突然传来一阵异常的、沉闷的震动!紧接着,一股灼热的、带着浓烈硫磺气息的白色蒸汽,如同压抑了万年的巨龙吐息,猛地从钻孔中喷薄而出!瞬间冲起十几米高!在冰冷的空气中迅速凝结成大团翻滚的白雾!
“出汽了!高温蒸汽!”地质专家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不顾严寒冲上前查看仪表,“井口温度…46℃!还在快速上升!压力稳定!是优质高温湿蒸汽!”
勘探队员们瞬间爆发出压抑的欢呼!疲惫和严寒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地热喷发驱散!白色的蒸汽在暮色笼罩的雪原上翻滚升腾,与冰冷的空气激烈对撞,发出嘶嘶的声响,如同冰与火的交响。这股来自大地深处的暖流,穿透了厚重的冻土和历史凝结的寒冰,第一次在这片饱受苦难的土地上,喷发出了新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