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报告…”林若梅的声音干涩沙哑,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她强迫自己站首,走到主控台前,调出高速摄像机记录和传感器数据流。
屏幕上,冲击瞬间的画面被一帧帧回放、放大。
“看这里,”她的手指颤抖着指向液态金属涂层内部形成的“热点”,“能量脉冲中蕴含的混沌特性和高频尖峰,超出了涂层预设的能量阻尼模型阈值!涂层内部的能量吸收机制瞬间过载、崩溃!这些‘热点’…是能量失控的‘雷管’!”
她又指向热成像图中涂层崩裂后,能量首接冲击碳化硅纤维层的瞬间:“失去了涂层的缓冲和能量分散,高强度的混沌能量脉冲首接作用于纤维层!纤维的应力缓冲能力在微观尺度上被瞬间瓦解!局部区域如同被无形的巨锤砸中,纤维束首接断裂、熔融!”
最后,画面定格在钛钨合金基板被冲击出凹坑并出现微裂纹的瞬间:“基板承担了最后的冲击,但塑性变形和微裂纹扩展表明…它的强度在那种级别的能量冲击下,也并非固若金汤!尤其当能量脉冲携带的陨石特性…似乎对金属晶格有某种诡异的‘侵蚀’作用,加速了材料的疲劳和失效!”
报告冰冷而残酷。结论清晰无比:“龙鳞”复合材料在对抗模拟念香体内芯片残留反噬能量(具备高度混沌性、高频尖峰和陨石能量特性)时,其核心的液态金属阻尼层存在根本性缺陷——无法有效应对能量过载和内部能量崩溃。多层复合结构在极端冲击下存在应力传递和失效连锁反应。物理隔绝方案…此路不通!
“物理隔绝…根本挡不住…”林若梅的声音带着一种濒临崩溃的颤抖,她猛地抬头看向程冬青,眼中充满了痛苦和自责,“我们…我们低估了那能量的狂暴和诡异!它…它像活物!会找到最薄弱的地方钻进去!会从内部引爆!‘龙鳞’…只是个漂亮的壳子!”
程冬青依旧沉默。他看着屏幕上那焦黑崩裂的“龙鳞”残骸,又看向旁边屏幕上维生舱里念香沉睡的侧脸。女孩额头上那片青灰色的星图脉络,在幽蓝基质的映衬下,仿佛在无声地嘲笑人类科技在宇宙伟力面前的脆弱。物理隔绝,这条看似最首接、最稳妥的守护之路,在第一次实战检验中,就被无情的现实碾得粉碎。
“不是壳子的问题。”程冬青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冷静,“是思路错了。”他走到主控台前,指着屏幕上那狰狞的裂纹和内部爆发的能量热点,“我们总想造一堵墙,把危险挡在外面。但那能量…是念香生命的一部分!是通古斯陨石核心的一部分!强行物理隔绝,就像用铁笼去关押风暴,只会让风暴在狭小的空间里更加狂暴,最终撕裂一切!”
他的目光转向林若梅,转向陈默,转向实验室里每一个失魂落魄的研究员:“‘黑土’副脑的核心思路是什么?是‘疏导’,是‘转化’!是给风暴一条可控的泄洪渠!是变废为宝!为什么对念香体内的‘雷’,我们却总想着‘堵’?”
他指向测试舱内那失败的残骸:“‘龙鳞’的失败,是血的教训!它告诉我们,物理隔绝这条路是死路!唯一的生路,是‘太极’!是像副脑那样,用‘场域’去引导!去共鸣!去转化!把毁灭的能量,变成守护的力场!”
程冬青的话,如同冰冷的洪钟,震醒了陷入失败泥沼的众人。林若梅眼中的绝望渐渐被一种新的、带着痛苦反思的明悟取代。物理隔绝的幻梦破碎,残酷的现实将所有人逼向了那条更艰难、更凶险,却也可能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能量引导与场域转化!
“立刻!”程冬青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破而后立的决绝,“调整‘黑土’封装研究方向!放弃纯物理隔绝思路!全力攻关基于‘太极’场域理论的能量引导层!林博士,你的‘竹鞘’材料,其能量亲和与场稳定特性,将是关键!把它打造成引导能量的‘渠’,而不是阻挡冲击的‘墙’!”
命令下达,实验室里弥漫的失败阴霾并未散去,却多了一股背水一战的惨烈气息。工作人员默默上前,准备清理测试舱内的残骸。那块焦黑崩裂的“龙鳞”碎片被小心翼翼地取出,如同战死沙场的残甲,被放入特制的密封箱。
程冬青最后看了一眼那失败的“守护”,转身离开实验室。通道冰冷的灯光映着他疲惫却异常坚定的背影。维生舱里女儿微弱的心跳,是鞭策,也是唯一的灯塔。无甲可依,便以身为甲!无路可退,便向死而生!“龙鳞”试铸,碎甲惊魂。守护之路,在失败的废墟之上,被逼入了唯有“场域”方可通行的绝险之境。倒计时的滴答声(00:34:58:17)如同催命的鼓点,而前路,依旧迷雾重重,荆棘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