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5我在东北当村长

第3章 祖传瓷碗碎在子时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975我在东北当村长
作者:
无比呦暖和心
本章字数:
3046
更新时间:
2025-05-15

赵金凤的裹脚布缠在瘸驴槽上,随阿灰咀嚼的节奏发出裂帛声。程冬青俯身拾起青花瓷片,指腹着碗底的"大明宣德年制"款识——这五个字在他前世拍卖会上值过三百万,此刻却浸着妹妹高烧时的冷汗。

"作孽啊!"老太太的银簪子寒光暴起,"这是你太爷用三垧黑土地换的传家宝..."她枯瘦的腕骨突然被程冬青钳住,瓷片锋刃抵住自己咽喉,冰得老血管突突首跳。

程冬青的镜片反着月光:"奶,您说这碗要是沾了程家人的血,还算不算文物?"他故意让瓷片在颈动脉划出血线,前世在华尔街逼宫董事会的狠劲全凝在这道伤口里。

李支书的武装带扣突然卡住。三天前县文化馆的告示闪过脑海:破坏文物要挂铁牌游街,还要在公社喇叭做检讨。他目光扫过瓷片上的缠枝莲纹,突然想起省城专家说过,这种苏麻离青料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

"冬青同志这是抢救性保护!"李支书突然转向民兵,"把程赵氏请去大队部,学习中央新颁布的《文物保护暂行条例》!"

程满仓扑通跪在碎瓷上,膝盖瞬间炸开血花。这个被孝道腌入骨髓的男人,此刻正把竹篾编的蟋蟀笼捏得变形——那是他偷偷给秋穗编的生日礼物,笼里还藏着半块水果糖。

"爹!"程冬青突然用瓷片挑起染血的孝带,"当年太爷用这碗装观音土活命时,您怎么不跪?"他指尖弹向碗沿,清越的瓷鸣惊起夜枭,"听这声,是正德年间仿宣德的官窑器,值二十斤全国粮票。"

赵金凤的银耳坠突然静止。她记得前年公社收破西旧,红卫兵用这碗装过批斗用的黑墨水。当时碗底渗出的釉色,把标语纸染成了诡异的靛蓝。

阿灰突然发出亢奋的嘶鸣。众人回头时,驴蹄正踩着张泛黄的粮票——1962年的特供票,票面还粘着鼠粪。程冬青的镜片闪过精光,他早算准二叔藏粮票的耗子洞就在驴槽下方。

"奶,您猜这票能换多少止痛片?"程冬青突然将瓷片掷向供桌,明代官窑瓷在主席像章上撞得粉碎,"还是说,您想戴着'破坏文物'的帽子进劳改队?"

李支书的腮帮子抽了抽。他看见王秀芹悄悄把青花碎片扫进簸箕,混着血迹的瓷渣里,有片钴蓝莲纹正适合做拓片——这将成为他献给县文化馆的敲门砖。

程满仓突然抓起染血的孝带,发疯似的缠住赵金凤的裹脚布:"娘!冬青要送您进局子啊!"这个窝囊半辈子的男人,此刻爆发出的力气竟把老太太拽了个趔趄。

程冬青冷眼看着孝带勒进奶奶的脚踝。他想起前世做空对赌协议时,那些金融大鳄颈爆青筋的模样。封建宗法就像次级贷,表面光鲜内里早己腐烂流脓。

"程赵氏破坏文物证据确凿!"李支书的武装带突然抽在供桌上,震得祖宗牌位纷纷倾倒,"明天全县现场会就在晒谷场开!"

赵金凤的银簪子当啷落地。她终于看清程冬青镜片后的眼神——那不是十八岁少年的目光,倒像山神庙里剥了人皮的狐仙。当民兵架起她时,裹脚布里突然掉出个油纸包,1965年的地方粮票雪片般纷飞。

程冬青弯腰拾起一张粮票,对着月光透视水印。他嘴角勾起前世操盘比特币时的弧度:这些带着霉味的纸片,将在黑市撬动第一笔启动资金。阿灰突然凑过来啃他衣角,驴嘴里赫然叼着片完整的碗底——"大明宣德年制"六个字,在驴涎里泛着幽光。

王秀芹的咳嗽声从灶台传来,血沫溅在青花碎片上。程冬青突然将碗底按进母亲掌心:"娘,这是太爷留的药碾子。"他指尖蘸血在瓷片上画线,"等铡草机卖了钱,我给您打个纯铜的。"

夜风卷着碎瓷掠过祠堂飞檐,惊起宿鸦乱飞。程冬青扶了扶眼镜,镜片上倒映着粮仓墙头的标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他忽然轻笑出声,这场斗争里最锋利的武器,从来不是枪炮而是知识。

当更夫敲响子时的梆子时,程冬青在油灯下拼凑青花碎片。缺失的碗沿正适合改造成轴承模具,明代官窑瓷的硬度远超普通陶土。阿灰在窗外嚼着粮票,月光把驴影投在窗纸上,像极了纳斯达克的K线图。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