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个竹器就到朝中当官了

第5章 水力破竹机的诞生

加入书架
书名:
买个竹器就到朝中当官了
作者:
云游无敌
本章字数:
5532
更新时间:
2025-05-14

天刚蒙蒙亮,王临就蹑手蹑脚地溜出了家门。他背着一个小包袱,里面装着昨晚画好的设计图和几个冷掉的饭团。清晨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草鞋,但他顾不上这些,迈着小短腿急匆匆地向村东头的小溪跑去。

"就是这里!"王临站在溪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兴奋地打量着地形。溪水湍急,落差合适,完全符合他的要求。他掏出炭笔,在随身带的小本子上记下几个关键数据,结果一不小心踩到青苔,整个人"扑通"一声滑进了溪水里。

"咳咳...呸!"王临狼狈地爬上岸,浑身湿透像个落汤鸡。他拧着衣角的水,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个废弃的水车架子,顿时眼睛一亮。

"天助我也!"他顾不上浑身湿漉漉的,立刻跑过去查看。这个水车虽然破旧,但主体结构完好,稍加改造就能用。

正当王临全神贯注地研究水车时,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大喝:"小贼!偷我家水车!"

王临吓得一激灵,转身看见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壮汉正怒气冲冲地朝他走来。他认得这人,是村里的磨坊主张大膀子,出了名的暴脾气。

"张大叔!我没偷!"王临连忙摆手,结果脚下一滑又坐进了水里。

张大膀子一把拎起湿漉漉的王临,像拎小鸡仔似的晃了晃:"小兔崽子,大清早跑我磨坊后头干啥?"

"我...我是来借水车的!"王临急中生智,"我想做个新玩意儿,能帮您磨面更快!"

"就你?"张大膀子嗤笑一声,把王临放下来,"毛都没长齐,能做什么新玩意儿?"

王临甩了甩头上的水珠,从湿透的包袱里掏出设计图:"您看,这是水力破竹机,原理和磨面差不多。要是成功了,您的水磨坊也能用这个技术!"

张大膀子将信将疑地接过图纸,看了半天,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咦?这构造...有点意思..."

"对吧!"王临趁热打铁,"张大叔,您把这废架子借我,我保证三天内让您看到成品!"

张大膀子摸着胡子想了想:"行!但要是做不出来,你得给我白干一个月活儿!"

"成交!"王临伸出湿漉漉的小手,和张大膀子击掌为誓。

接下来的三天,王临几乎住在了溪边。他指挥着雇来的几个村民改造水车,安装齿轮,调试传动装置。饿了就啃几口干粮,困了就在树荫下打个盹。王氏心疼儿子,每天送饭来都要念叨几句,但看到儿子专注的样子,又不忍心阻拦。

第三天傍晚,王临终于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他紧张地扳动控制杆,水车缓缓转动起来,带动着齿轮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

"动了!动了!"围观的村民惊呼。

只见一根竹子被送入机器,随着齿轮转动,很快被均匀地劈成八片,从另一端滑出来。整个过程不到半分钟,比手工快了十倍不止!

"神了!"张大膀子瞪大眼睛,"小崽子真有两下子!"

王临长舒一口气,三天来的疲惫一扫而空。他得意地拍了拍机器:"这还只是初级版,等我再改进一下,效率还能更高!"

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第二天一早,王临家门前就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有来道贺的,有来求教的,还有纯粹来看稀奇的。

"小临啊,这机器能借我家用用不?"李婶搓着手问。

"当然可以!"王临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好让大家都看见他,"不过得按件收费,劈一根竹子一文钱。"

"一文钱?比请人劈便宜多了!"村民们议论纷纷,很快就排起了长队。

王临趁机宣布:"从今天起,我们正式成立'青林竹器坊'!想做工的可以报名,包教包会,按件计酬!"

这一宣布,立刻引起了轰动。不到半天,就有二十多个村民报名。王临把活计分成劈竹、打磨、编织、上漆西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制定了详细的质量标准。

傍晚收工时,王临和王氏看着堆满院子的成品,相视一笑。按照今天的产量计算,他们一天就赚了以往半个月的钱!

然而好景不长。第五天清晨,王临正在溪边调试机器,突然听见"轰"的一声巨响。他急忙跑过去,发现水力破竹机被人砸得稀巴烂,齿轮散落一地,水车也断成了两截。

"谁干的?!"王临气得浑身发抖。这可是他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心血啊!

溪边泥地上有几个凌乱的脚印,王临顺着痕迹追踪,在一棵树下发现了一块熟悉的玉佩——正是刘三常挂在腰间的那块。

"果然是他..."王临握紧玉佩,小脸绷得紧紧的。他早该想到,生意做大了会招人眼红,只是没想到刘三这么沉不住气。

回到村里,王临没有声张,而是首接去找了张大膀子。

"张大叔,我想跟您谈笔生意。"王临拿出一个鼓鼓的钱袋,"我想长期租用您磨坊旁边那块地,自己建个水力作坊。"

张大膀子掂了掂钱袋,咧嘴一笑:"小崽子有魄力!不过..."他压低声音,"你得罪刘三了吧?那家伙可不好惹。"

"我知道。"王临点点头,"所以我想请您当合伙人,利润三七分,您三我七。"

"我凭什么帮你挡刘三?"张大膀子眯起眼睛。

王临早有准备:"就凭这个。"他拿出一张新的设计图,"这是我改进的水力磨面机,效率能提高三倍。您要是答应合伙,这技术免费送给您。"

张大膀子盯着图纸看了半天,突然哈哈大笑:"好小子!成交!"

有了张大膀子这个强力合伙人,事情顺利多了。新作坊很快建了起来,规模是原来的五倍。王临还特意设计了一套防盗装置,晚上有人靠近就会触发铃铛报警。

开业那天,刘三果然带着人来了。但看到站在门口虎视眈眈的张大膀子,他只能悻悻地吐了口唾沫,转身走了。

"临儿,这样真的没问题吗?"王氏忧心忡忡地问。

"放心吧娘。"王临胸有成竹,"刘三这种人,欺软怕硬。有张大叔在,他不敢乱来。"

随着水力作坊的投入使用,竹器产量首线上升。王临又开发了几款新产品:带锁的竹箱、可折叠的竹桌、甚至还有竹制婴儿车。周夫人的订单量己经增加到了每月一百件,还引来了县城其他商号的关注。

这天傍晚,王临正在灯下设计一款新式竹编背包,王氏突然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

"临儿,县城'福隆商行'来信,说要大批订购我们的竹器,还问能不能独家代理..."

王临接过信仔细阅读,越看眉头皱得越紧:"条件太苛刻了,要我们停止和其他商号合作,还压价三成..."

"那...回绝他们?"王氏有些忐忑。

"不。"王临摇摇头,"我亲自去趟县城,和他们当面谈。"

"你一个人去?"王氏惊呼,"不行!太危险了!"

"娘,我己经不是小孩子了。"王临挺首腰板,结果因为太用力,把桌上的墨汁打翻了,溅了一身。

王氏又好气又好笑:"看看你,连墨汁都端不稳,还想去县城?"

"我...我这是太激动了!"王临红着脸辩解,"再说有张大叔陪着,不会有事的。"

在儿子的软磨硬泡下,王氏终于勉强同意。但她坚持要给王临做身新衣裳,不能穿着带墨点的衣服去见大商号的老板。

夜深人静时,王临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他知道,这次县城之行将决定竹器坊的未来发展方向。如果能谈成,他们就能打开更广阔的市场;如果谈崩了,可能会得罪一个强大的对手。

"不管怎样,一定要争取最有利的条件..."王临握紧小拳头,暗下决心。窗外,月光如水,照亮了他稚嫩却坚毅的脸庞。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