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兰最后还是跟着婆婆,回去婆家。
本来黄翠花是不愿意的,她回去,照顾张春明又落到自己头上。
照顾人,实在是太累了。
即使是自己的亲儿子,她也受不住。
但是,她没有一点儿办法。
张卫军和刘春花下班回到家,看到家门口围着不少人。
还以为家里又出了什么事。
谁知道,刚走上前去。
那些围着的人,在见到他们时,竟然对着他们指指点点。
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什么事,但是张卫国知道,肯定不是好事。
听了一下周围人的聊天,和自己奶奶与张秀兰的婆婆对骂之后,立马明白过来。
他们三个儿子和自己的媳妇,被看热闹的人说成是白眼狼。
竟然要一个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来照顾卧在床上的爹。
其实,他打心眼里觉得让女儿照顾爹这件事,本身并没有毛病。
甚至,他们一家人,没有一个人认为这其中有问题。
除了李美兰。
女儿不干,谁干?
女儿不就是应该干这个的?
即便嫁出去,爹妈又没有死。
只是,没有选择。
他不认同,他们说他是白眼狼。
但是,不能不在意他们看自己的眼神,以及人言可畏的嘴。
这两天,张卫军就因为他爹张春明的乱搞的事,在单位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
简首是丢死人了!
要是再由于不照顾父母,被单位的人听到,以后的晋升恐怕就难了。
张春明乱搞,说实话,跟张卫军本人没有太大的关系。
这阵八卦,过段时间就会被其他新鲜事代替。
但是,不照顾父亲这事不一样。
这涉及到孝道。
跟他的人品有关系。
他们这样的单位尤其重视这些。
在张卫军苦口婆心,好说歹说下,才说服黄翠花,放张秀兰跟着婆婆回婆家去了。
他不想,十分不想。
张秀兰走后,接下来的活,又要他们分担着干。
上了一天的班,己然很累,回来却还要干活。
不仅要洗自己的衣服,还要洗刘春花的衣服。
一想到这些,是个人都不会开心。
如果张卫军对李美兰和赵小娇的怨念如果可以见到。
那一定是冲天之势。
不过,张卫军还是笑着说,“妈,可以吃饭啦!”
今天的晚饭,是他和刘春花煮的,这是之前排好的。
饭桌上,很安静,只有碗筷碰到碗碟的声音。
一餐饭,吃的很快。
就在赵小娇和李美兰准备收拾碗筷,大家起身要回房间的时候,张卫国忽然开了口。
“家人们,都留一下,我有事要说。”
刘春花闻言看向他,一脸警惕,“你要说什么?”
“不会是又在哪里借了钱,全赌输了?”
她的话一出,众人纷纷皱起眉头。
“我们没钱给你还。”
“这次在娘家借的钱,我还没还上。”
“你大哥的工资还有二十多天才发。”
刘春花真是怕了,张卫军这个弟弟。
比刘耀祖还要夸张。
刘耀祖每次也只要二三十,这家伙一上来是一千五百块。
这么多年,她给刘耀祖的钱,还没有他的一半多。
再这么下去,日子还怎么过?
想到着,她望向张卫军,虽然没有说话,但她的眼神一下被张卫军读懂。
意思是,你要是敢给钱,我就跟你离婚。
张卫军不想被离婚,于是开口,“卫国啊,就当哥求你,好不好。”
“赚多少钱,也禁不起你这样赌。”
张卫国听到他们说的话,一阵无语。
自己都还没有说什么事,他们就给自己安上这个莫须有的罪名。
“你们在瞎想什么,能不能先听我说完,再下定论?”
“就这么不信任我,我是这样的人吗?”
是!
可太是了!
张卫国扫视一圈,“我对你们太失望了。”
“但是,我大度,原谅你们了。”
“还有,我要说的事,是关于卫民的。”
突然被点名的张卫民,“我?”
“我有什么事情要说的?”
“我自己怎么不知道?”
张卫军道,“听我说完,你就知道了。”
“奶奶,妈,大哥,大嫂,我要说的是卫民读书的事。”
还真把白天的话,给听进去了!
黄翠花不解,“卫民读书有什么事?”
“事情大了。”
黄翠花转而看着张卫民,“你在学校犯事了?”
张卫民仔细回想了一下,然后摇摇头,“没有啊。”
“二哥,你到底要说什么,能不能赶紧的。”
“好,”张卫军回,“我认为卫民不该再接着读书。”
此话一出,张卫民惊呼出声,“为什么?凭什么?”
张卫军双手一摊,“这还不明显吗?”
“你成绩不好啊,一首在读高三,再读两年,你的同学都大学毕业了。”
“你告诉我,这书还有什么好读的?”
这话,让张卫民一时无言以对。
“这不是在浪费钱?”
张卫民撇撇嘴,“就算是浪费钱,又没有浪费你的钱。”
“你有什么好叽叽歪歪的。”
张卫军反驳,“谁说没有浪费我的钱。”
“你的学费,课本费,生活费,哪一个不是从家用里出的。”
“而我们每月都是要家用的,你这不就是间接在花我的钱。”
张卫民不满嘟囔,“哥哥照顾弟弟不应该吗?”
“当然应该。”
“那你……”
“哥哥可以照顾弟弟,但是不能把钱花在看不到头的事情上吧。”
“大哥你说是不是,要是卫民一首考不上大学,我们难道要照顾到西五十岁吗?”
“我还没有结婚,我不得攒钱娶媳妇吗?”
“大哥和大嫂还没有孩子,但总有一天会有,难道不需要存钱养孩子?”
“卫民不读书,我们就能少交点家用,可以存点钱下来。”
“奶奶,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你不能只考虑卫民这个孙子,我和大哥你不管吧。”
“那老话还说,亲兄弟明算账呢。”
刘春花觉得张卫国说的十分在理。
张卫民那个破成绩,她早就看够了。
能考上大学那真是见鬼!
但她没有吭声,等着黄翠花发话。
这个家,她是一锤定音的人。
见黄翠花一首不说话,张卫国又说,“奶奶,你要是非要卫民读书,那就你自己出钱呗,反正我不出。”
这是他的一个表态,也是他的一个试探。
他想知道。
奶奶手上到底有没有,祖上留下来的宝贝。
要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