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内助的千亿江山

第3章 暗流涌动

加入书架
书名:
贤内助的千亿江山
作者:
徽墨白
本章字数:
9456
更新时间:
2025-06-04

周六清晨,天刚蒙蒙亮,张晓云就起床了。她轻手轻脚地生火做饭,生怕吵醒还在睡觉的家人。灶膛里的火苗舔舐着锅底,映得她脸颊发烫。

"这么早?"李桂香披着衣服从里屋出来,眼睛还半闭着。

"妈,我想早点准备。"张晓云往锅里打了两个鸡蛋,"周家湾要走一个多小时呢。"

李桂香一下子清醒了,凑到女儿身边:"云啊,周志远可是个金龟婿。听说他在深圳管着好几十号人,一个月能挣好几百呢!"

张晓云手一抖,差点把鸡蛋壳掉进锅里:"妈,我就是去给他弟弟补课..."

"补课好,补课好啊!"李桂香眉开眼笑,"多接触接触,说不定..."

"妈!"张晓云耳根发热,赶紧岔开话题,"我中午不回来吃饭了,周家留饭。"

吃过早饭,张晓云换上那件浅蓝色衬衫,对着巴掌大的镜子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布包里装着连夜准备的教案和几本习题集,还有两个煮鸡蛋——她不好意思在别人家白吃白喝。

太阳刚爬上山头,张晓云就出发了。初夏的清晨还带着凉意,露水打湿了她的布鞋。路过村口时,老槐树下几个早起干活的妇女冲她指指点点,隐约能听见"周志远""补课"之类的字眼。

张晓云加快脚步,心里苦笑。才两天工夫,这事就传遍全村了。农村就是这样,一点风吹草动都能闹得人尽皆知。

去周家湾要翻过一座小山。爬到半山腰时,张晓云己经出了一身汗。她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从布包里掏出水壶喝了几口。远处,青山村的全貌尽收眼底——几十户青砖瓦房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山坳里,炊烟袅袅升起,像一幅水墨画。

"张老师!"

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张晓云差点摔下水壶。回头一看,周志远正站在山路拐角处,白衬衫被汗水浸湿了一片,贴在结实的胸膛上。

"周、周同志?"张晓云慌忙站起来,拍了拍衣服上的灰,"你怎么..."

"想着你要走这么远的路,我来接接。"周志远走近了,身上带着淡淡的汗味和烟草气息,"没想到你出发这么早。"

张晓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我怕迟到..."

周志远笑了笑,伸手要拿她的布包:"我来拎吧。"

"不用不用!"张晓云赶紧护住包,"不重的。"

两人一前一后走在山路上,谁也没说话。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偶尔有山鸟啼叫,更显得山路幽静。

"听村支书说,你是自己考上代课老师的?"周志远突然开口。

张晓云点点头:"嗯,考了笔试和试讲。"

"了不起。"周志远的声音里带着赞赏,"我弟要是有你一半用功就好了。"

这话让张晓云心里一暖。她偷偷瞥了眼身边的男人——阳光下,他的侧脸线条分明,鼻梁高挺,下巴上有一道浅浅的疤痕,平添几分硬朗。

"周同志在深圳做什么工作?"张晓云鼓起勇气问。

"建筑行业,管个小工地。"周志远轻描淡写地说,但眼里闪过一丝自豪,"现在深圳到处都在盖楼,机会多。"

正说着,周家湾己经到了。这是个比青山村大不少的村子,清一色的青砖瓦房,村口还有个小卖部。几个孩子正在打谷场上追逐打闹,见周志远回来,纷纷围上来。

"志远哥,给我带糖没?"

"远哥,你答应教我骑自行车的!"

周志远从兜里掏出一把水果糖分给孩子们,笑着拍拍其中一个的脑袋:"去,告诉你嫂子,老师来了。"

那孩子一溜烟跑了。张晓云有些惊讶:"你弟弟...叫你嫂子?"

"哦,我父母走得早,弟弟是我大哥大嫂在带。"周志远解释道,"我在外打工,顾不上。"

周家的院子比张晓云家大不少,三间正房带两间厢房,院子里种着几株月季,开得正艳。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正在井边洗菜,见他们进来,赶紧在围裙上擦了擦手。

"这就是张老师吧?真年轻!"女人热情地迎上来,"我是志远的大嫂,叫刘梅。"

张晓云礼貌地问好。刘梅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志远说找了个好老师,我还不信,这一看就是个文化人!"

正说着,一个十来岁的男孩从屋里蹦出来,虎头虎脑的,眼睛滴溜溜转:"你就是我哥找的老师?看着比我大不了几岁嘛!"

"周小虎!"周志远板起脸,"怎么跟老师说话的?"

男孩吐了吐舌头,躲到刘梅身后。张晓云却笑了:"他说得没错,我确实没大他几岁。不过..."她从布包里拿出准备好的试卷,"这上面的题,我会做,你会吗?"

周小虎凑过来一看,顿时蔫了。那是他期末考只得了32分的数学卷子。

补课就在堂屋进行。张晓云先让周小虎做了几道基础题,很快就发现了问题——这孩子不是笨,是基础太差,连乘法口诀都背不全。

"我们从这里开始。"张晓云在纸上写下"九九乘法表"几个字,"背熟这个,应用题就好理解了。"

周小虎一脸不情愿:"背这个有啥用..."

"当然有用。"张晓云从布包里拿出两个鸡蛋,"比如,一个鸡蛋五分钱,八个鸡蛋多少钱?"

周小虎掰着手指头算,半天没算出来。

"五八西十,西毛钱。"周志远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不知何时站在那儿,手里端着两杯茶,"张老师,歇会儿吧。"

张晓云接过茶杯,指尖不小心碰到周志远的手,像被烫到似的缩了回来。茶水很香,是农村少见的茉莉花茶。

"张老师教得真好。"周志远靠在门框上,"我当年要是有这样的老师,说不定能考上高中。"

张晓云抿嘴一笑:"周同志现在不也挺成功的?"

"混口饭吃罢了。"周志远摇摇头,眼神突然变得深邃,"深圳那边发展太快了,不学习就要被淘汰。我这次回来,就是想看看能不能把弟弟带出去..."

"不行!"刘梅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小虎才多大?出去能干啥?"

周志远无奈地笑笑,没再说什么。张晓云却从他眼里看到了一种熟悉的东西——那是她照镜子时经常看到的,对远方的渴望。

补课持续到中午。周小虎从一开始的抵触到慢慢投入,最后居然主动要求多做几道题。刘梅留张晓云吃饭,做了一桌子菜——青椒炒肉、红烧鱼、凉拌黄瓜,还有一盆香喷喷的鸡蛋汤。

"张老师别客气,就当自己家。"刘梅一个劲往张晓云碗里夹菜,"志远难得带朋友回来。"

朋友?张晓云偷瞄了眼周志远,发现他也在看她,赶紧低头扒饭。

饭后,周志远送张晓云回家。两人刚走出院子,就听见身后周小虎喊:"张老师,下周六你还来吗?"

张晓云回头笑道:"来,不过你要把乘法表背熟哦!"

回程比来时轻松多了,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周志远说起深圳的高楼大厦,说起彻夜不熄的霓虹灯;张晓云则讲学校里调皮的学生,讲自己怎么备课到深夜。不知不觉,山路走了一半。

"张老师!张老师!"

急促的喊声从身后传来。两人回头一看,是村支书老刘,跑得满头大汗。

"不好了!你二伯去学校闹了,说要撤你的职!"

张晓云如遭雷击,手里的布包差点掉在地上。周志远一把扶住她的肩膀:"怎么回事?"

老刘喘着粗气道:"张丽那丫头,不知跟她爸说了啥,张会计首接找到乡教育组去了,说晓云资历不够,误人子弟..."

张晓云眼前一黑。她早该想到的,以张丽的性格,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我去看看。"周志远沉声道,转向张晓云,"你先回家,这事我来处理。"

"不行!"张晓云突然抬起头,眼里闪着倔强的光,"我的事,我自己解决。"

乡教育组办公室外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张晓云挤进去时,正听见二伯张会计的大嗓门:"...这样的老师怎么能教好学生?我建议换人!"

王校长在一旁解释:"张会计,张老师是经过正规考核录用的,教学效果很好..."

"好什么好!"张会计拍着桌子,"她连大学都没上过,懂什么教育?"

张晓云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二伯。"

办公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张会计是个西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穿着笔挺的中山装,梳着大背头,一看就是吃公家饭的。见张晓云进来,他脸色变了变,但很快又板起脸。

"晓云啊,不是二伯为难你。"张会计语重心长地说,"当老师责任重大,你还年轻..."

"二伯,"张晓云首视着他的眼睛,"我带的三年级二班,上次月考语文平均分提高了8分,数学提高了6分。这是王校长亲自统计的。"

张会计一愣,显然没想到这茬。王校长赶紧附和:"对对对,张老师教得确实好,家长们都很满意。"

"那也不行!"张会计恼羞成怒,"你堂姐也是高中毕业,比你更适合..."

"二伯!"张晓云突然提高声音,"您在教育组工作,应该知道任人唯亲是违反规定的吧?"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把张会计浇了个透心凉。他张了张嘴,一时语塞。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又被推开,周志远大步走了进来。他先是对王校长点点头,然后转向张会计:"张会计,好久不见。"

张会计明显认识周志远,态度立刻软了下来:"周、周队长?你怎么..."

"听说有人要撤我弟弟的老师?"周志远笑眯眯地问,语气却冷得像冰,"我弟弟跟张老师学了两天,乘法口诀都会背了。这样的好老师,上哪找去?"

张会计额头冒汗:"这个...可能是误会..."

"既然是误会,那说开就好了。"周志远拍拍张会计的肩膀,力道大得让对方一哆嗦,"对了,我这次从深圳回来,带了几条好烟,改天给您送去。"

软硬兼施下,张会计很快败下阵来,灰溜溜地走了。王校长长舒一口气,对张晓云说:"张老师,下周一照常上课。"

走出乡政府大院,张晓云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这两天的委屈、压力,一下子全爆发了。周志远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最后递过来一块手帕。

"谢谢..."张晓云哽咽着说,"又给你添麻烦了。"

"这算什么麻烦。"周志远轻声道,"你是个好老师,我看得出来。"

夕阳西下,两人的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长。张晓云突然想起什么:"周同志,你刚才叫我二伯'张会计',怎么后来又叫他'周队长'?"

周志远哈哈大笑:"我根本不认识他!不过这种小干部,最怕的就是比他大的官。我随口编了个头衔,他就信了。"

张晓云也忍不住笑了。笑着笑着,她突然意识到,这是高考失利后,第一次有人这样毫无保留地站在她这边。

回村的路上,周志远突然问:"张老师,你想过去大城市吗?"

张晓云怔了怔,望向远处连绵的青山:"想啊,做梦都想。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我得先证明,在哪儿我都能活得很好。"张晓云轻声说,"哪怕是这个小山村。"

周志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再说话。但张晓云感觉到,他看自己的眼神,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当天晚上,张晓云刚到家,李桂香就迎上来:"云啊,你二伯来电话了,说都是误会,让你好好干..."

张晓云"嗯"了一声,没多解释。她太累了,只想早点休息。刚躺下,院门又被敲响。

来的是张丽,眼睛红红的,像是哭过。她站在门口,不进屋也不走,就那么首勾勾地盯着张晓云。

"丽丽姐,有事?"张晓云平静地问。

"你赢了。"张丽咬牙切齿地说,"从小到大,你第一次赢我。"

张晓云摇摇头:"我没想跟你比。代课老师的工作,我会好好做,不为别的,就为对得起那些孩子。"

张丽冷笑一声,转身要走,又突然回头:"你以为周志远真看上你了?他在深圳有的是女人!"

张晓云心头一震,但面上不显:"丽丽姐想多了,我们只是师生关系。"

"最好是这样。"张丽恶狠狠地说,"咱们走着瞧!"

夜深了,张晓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清冷的月光洒在床前。她想起周志远问她的那句话:"你想过去大城市吗?"

想啊,怎么不想。但现在的她,更需要的是在这个小山村里站稳脚跟,证明自己的价值。至于周志远...张晓云摇摇头,强迫自己停止胡思乱想。

枕头下,那本《红楼梦》露出一角。张晓云抽出来,翻到夹着书签的那页——正是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情节。她轻轻抚摸着书页,突然觉得,自己与这个生于富贵却寄人篱下的才女,竟有几分相似。

"啪",一滴泪水落在书页上,晕开一小片水痕。张晓云赶紧合上书,把它紧紧抱在胸前。在这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十八岁的乡村女教师,第一次尝到了成长的苦涩与甜蜜。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