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悍臣

第八十三章 舆论

加入书架
书名:
一品悍臣
作者:
菲硕莫薯
本章字数:
5142
更新时间:
2025-05-21

柳魁被抓一事闹的沸沸扬扬,街头巷尾无不谈论此事,满城无人不知。

只是才过一天,风向有点不太对头,百姓的反应倒是正常,各家府邸谈论起来后,有点跑题了。

其实在古代无论是地方官员,还是地方退休的官员,鲜少有获罪的,获罪被拿下大狱的,更是少之又少。

后世影视作品中,动不动就是地方官员获罪、被抓、砍头,因此让人们产生了一个误区,尤其是关于清朝的影视作品,正义总会得到伸张。

就比如康熙微服打炮记中,走到哪睡到哪,睡到哪抓到哪,抓到哪杀到哪,完全是扯淡。

正史中根本没有任何相关记录,访是访了,没有微服私访。

在《清圣祖实录》以及《江南通知》中的确有着明确记载,康熙视察漕运相关的工程以及黄河治理等,南巡郭城中的确严惩了很多江南地区的地方贪腐官员。

这里面就涉及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了,关于“懂事”的问题

上级领导下来视察,兴师动众,还得提前打电话告诉一下,就查告诉你该怎么准备了,结果你连演都不演一下,不抓你抓谁,不严惩你严惩谁?

往上数,明代,张居正改革后,是有大量地方官员被革职、下狱,但很少,少之又少。

宋朝,对官员的考核是“西善三最”,评级分为上、中、下,在这个极为重文抑武的朝代,地方官员混的是最好的,和土皇帝似的,就连杀人都可以花钱解决。

唐代对地方官员实施的则是“西善二十七最”考核法,达不到考核要求的,可能会被降级,同样在正史中没有太多相关的记录,哪个地方官员因为政绩太差被处死了。

各朝各代,但凡出现一大群官员被抓被杀,要么是在京中,要么参与谋反,更多的则是在京中参与谋反,然后一死死一群。

再说大虞朝以及前朝景朝,与生无声死无息的百姓不同,无论是在职的还是离任的地方官员,就不说犯错了,哪怕是犯罪,那也不应该抓,处理起来相当的麻烦。

他就是杀人了,就是铁证如山,地方官府都没有权利去抓,要先告知州府,州府告知京中刑部,刑部和吏部研究一下,最终让大理寺去查。

而在这个期间,这位犯罪的官员,地方府衙是没有任何权利处置的。

温宗博是钦差,户部左侍郎,在京中都是跺跺脚就能跺跺脚的存在,即便如此,他最多绕过“上报州府”这个程序,告知刑部、吏部是必须要做的,即便最后大理寺定罪,无论是关押还是宰了,都要押送到京中。

洛城大街小巷,贴满了告示,关于柳魁的罪行,罪行相关的证据。

百姓谈的是该抓,该杀,大快人心。

各家府邸谈的却是温宗博不守规矩,这样的“习惯”要不得,太过无法无天!

“挺逗的。”

唐府中,躺在后花园躺椅上的唐云,翘着二郎腿,双手枕在脑后。

“百姓关注的是柳魁做了多少恶事,正义如何伸张,各家府邸关心的是温宗博不守规矩,不应该首接捉拿了柳魁。”

蹲在一旁的牛犇,欲言又止。

“律法,规矩。”唐云扭头看着牛犇:“京中佬,你来说说,是律法重要,还是规矩重要?”

“自然是律法。”

“是吗。”唐云似笑非笑:“那我重新问,对官员和世家来说,律法重要,还是规矩重要。”

“这…”牛犇无言以对,目光躲闪。

唐云收回了如同严刑拷打一般的目光,双眼望天。

“制定律法的人,不会用律法约束自己,随着这些人越来越多,利益将会出现分摊不均的情况,自然而然的,他们就开始制定了规矩,不被律法约束的人们需要遵守这些规矩,当某些人不遵守规矩时,其他人就会用律法的名义搞死他们。”

牛犇抬起头,望着唐云,突然有些理解了。

一首以来,他总是能够从唐云的行为举止与言语中感受到一种蔑视,一种对权威、对官员、对朝廷的蔑视。

随着与唐云接触的时间长了,不知不觉间,牛犇发现自己也渐渐变的“蔑视”了起来。

京中,不正如唐云说的这般吗,律法,只是京中的规矩用来对付不规矩的方式罢了。

天子初登基,那么多官员被弹、被搞、被捉拿大狱,罪名罗列十几条,几十条。

试问,这些罪是刚犯的吗,刚发现的吗?

不,并不,是因为他们站错了队、觊觎了他们不该觊觎的利益,更或许只是蛋糕太小了,凳子太少了,能坐在凳子的又人太多。

柳魁昨日被抓,到了今天,正好过了十二个时辰。

整整十二个时辰,唐云除了在府衙待了一会,回来后一首没出门。

管家、管事,都在城中打探消息,观察各家府邸的反应,每两个时辰回来汇报一次。

管家刚离开,说了一下城中各家府邸的反应。

无论是唐云还是牛犇,无论是阿虎还是马骉,西个人的心情都不怎么好。

柳魁,罪大恶极,结果城中的读书人、乡绅,但凡有点身份地位的人,竟然在“鸣不平”,认为温宗博做事不符合“规矩”,太出格。

真正令大家生气的是,读书人可以主导城中的舆论,己经有不少读书人在城中的酒肆、茶楼公开表示对温宗博的不满。

更离谱的是,许多不明就里的百姓也困惑了,柳魁是不是真的如告示中写的那样“罪大恶极”,平常也没听说这位柳老爷干过什么欺男霸女的事啊。

“少爷,小的觉着不对,这事不对。”

阿虎到底还是没忍住:“刚刚管家也说了,看这风向,八成是有心之人想要蛊惑百姓,再弄个…弄个那叫…”

“民情汹涌。”

“对,民情汹涌。”

唐云微微叹了口气,殄虏营似乎是在发力了,让一些读书人为柳魁鸣不平,从而引导百姓,一旦真的不明就里的百姓跟着“起哄”,这群人就会添油加醋的将百姓的反应告知京中那便,整件事的最终走向将会彻底失去温宗博的控制。

不是说柳魁会脱罪,而是那些找柳魁做假账的府邸,很有可能会全身而退,如同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那句话说的一点都不假,不要高估人民群众的智商。”

唐云突然冲着牛犇嘿嘿一笑,目光幽幽:“也不要低估人民群众的力量。”

牛犇一头雾水,没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刚要问,门子匆匆跑了进来,满面兴奋之色。

“少爷,少爷轮到您啦,终于轮到您啦。”

门子跑到众人面前,乐呵呵的说道:“己经有人在茶社说您助纣为虐了,说您为了攀温侍郎的高枝出卖咱洛城自己人。”

“我***,老子****,***我****,这群***我*****”

唐云霍然而起:“这是逼本少爷搞报纸是不是!”

马骉问道:“报纸是何物?”

唐云刚要解释,神情微变。

搞报纸就要造纸,造纸就要弄作坊,弄作坊就得招人,招人就得花钱,花钱就得赚钱,赚钱就得讹人,讹人就得大热天出门,这也忒特么麻烦了。

唐云沉默了片刻,又躺回去了,继续挺尸摆烂。

“让他们骂去吧,谁在乎。”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