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文学院老教室的彩绘玻璃,在讲台上投下一片斑斓的光影。沈夏站在光晕里,手中的粉笔悬在半空,迟迟没有落下。她今天穿了一件米色针织衫,领口别着程远去年送她的珍珠胸针,在阳光下泛着柔润的光泽。
"沈老师?"第一排的女生小声提醒,"您还没写完上句的出处..."
沈夏猛地回神,发现黑板上的《长恨歌》赏析只写了一半。"抱歉。"她勉强笑了笑,粉笔与黑板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手腕上的卡地亚手表是结婚三周年时程远送的,此刻秒针走动的声音在她耳中异常清晰。
"汉皇重色思倾国..."她念着诗句,声音却越来越轻。昨晚李安发来的消息还在她手机里,那些炽热的文字像烙铁般烫着她的思绪。手机此刻就放在讲台抽屉里,静音模式,但她总觉得能感受到它每一次的震动。
下课铃响起,沈夏匆匆合上教案。几个学生围上来提问,她看到学习委员张婷欲言又止的样子,突然想起这是李安的同班同学。
"沈老师,您脸色不太好。"张婷递上一杯热奶茶,"是不是太累了?"
沈夏接过奶茶,杯壁传来的温度让她意识到自己的手有多凉。"谢谢,可能是没休息好。"她瞥见张婷课本里夹着的篮球赛宣传单,李安的照片赫然印在上面——校队王牌前锋,三分球命中率全校第一。
办公室里的绿萝又黄了两片叶子。沈夏放下教案,习惯性地看了眼手机——三条未读消息。她的指尖在屏幕上悬停了几秒,最终先点开了程远的头像。
「柳州项目很顺利,明天就能回家了。」后面跟着一个笑脸。沈夏的拇指轻轻抚过那个表情,仿佛能触摸到丈夫笑起来的眼角纹。她回复:「我做了提拉米苏等你」,发送前又删掉,改成:「路上小心」。
另外两条是李安发来的。她深吸一口气才点开,第一张是他在篮球场的自拍,汗水顺着锁骨滑进衣领;第二段文字写着:「今天训练时一首在想你。老地方见?」
办公室门突然被推开,沈夏条件反射地锁上手机屏幕。
"夏夏!"历史系的陈教授探进头来,"教研室说今晚聚餐,庆祝你拿到优秀教师,一定要来啊!"
沈夏将手机塞进包里,"今晚我可能..."
"别又说要批改作业。"陈教授走近,突然压低声音,"张院长特意嘱咐的,说这次职称评选..."
"我知道,只是..."沈夏的视线不自觉地飘向窗外。文学院西侧的咖啡馆,李安应该己经在那里等她了。上周三她借口教研室活动,实际上是在那家咖啡馆的包厢里,李安的手指如何穿过她的发丝...
"就这么定了!六点,江南宴。"陈教授拍拍她的肩,"你最近总是推三阻西的,大家都很担心。"
等同事离开,沈夏立刻给李安发了消息:「今晚有应酬,改天吧。」发完又补了一句:「对不起。」她盯着这三个字看了很久,突然觉得这既是对李安说的,也是对程远说的。
批改到第七份作业时,沈夏发现自己在同一行字上停留了十分钟。学生写的《论白居易的爱情观》里,有句"天长地久有时尽"被她无意识画了好几道红线。钢笔墨水晕染开来,像一滴黑色的泪。
手机又震了一下。是程远发来的航班信息,明天下午三点二十到。沈夏突然想起上周洗衣服时,在他西装内袋发现的那张珠宝店收据——卡地亚,五万八,正好是条项链的价格。他们的结婚纪念日在月底,程远每年都会提前准备礼物。
窗外传来篮球场的喧闹声。沈夏拉开窗帘,看到李安正在场上飞奔,阳光将他小麦色的皮肤镀上一层金边。他似乎感应到什么,突然抬头望向办公室窗口,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沈夏猛地拉上窗帘,心脏跳得厉害。包里的手机又震了,她不敢看。办公桌上摆着她和程远的合照,去年在北海道,零下十五度他坚持脱下外套裹住她的腿,结果自己冻得发烧。
五点西十分,沈夏最终给教研室主任发了请假短信,说突然头晕。她站在洗手间的镜子前补妆,新买的口红颜色太艳,像在苍白的面具上划开一道伤口。她擦掉重画,却怎么也调不回程远喜欢的那个豆沙色。
离开校园时,沈夏特意绕开了篮球场。但在路过西区咖啡馆时,她的脚步还是不自觉地慢了下来。透过落地窗,她看到李安坐在他们常去的角落,面前摆着两杯咖啡。他低头看手机的样子那么专注,额前的碎发垂下来,和程远大学时的发型一模一样。
沈夏的手紧紧攥着包带,指甲陷入掌心。她想起程远求婚那天唱的《一生守候》,想起他每次出差回来带给她的当地明信片,想起他胃疼时蜷在她腿上的样子。然后她推开咖啡馆的门,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
李安抬起头,眼睛亮得像星星。那一瞬间,沈夏既希望他认出自己戴的是程远送的珍珠耳环,又害怕他真能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