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透着新式军人的干练。
帐内弥漫着一股浓重的烟草味,混杂着汗水的酸涩,这是军营特有的味道。
“都坐。”沈砚声抬手示意,声音沉稳,虽略显青涩,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走到主位坐下,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
“如今局势动荡,各方势力如饿狼般虎视眈眈,不日便会发起进攻,情况紧急,大家有何应对之策,尽管首言。”
一位身材壮实、皮肤黝黑的军官率先起身,抱拳道:
“少帅,末将以为,敌军来势汹汹,我们应加强城防,多设关卡,严阵以待,以逸待劳。
如今这世道,各方势力都盯着咱,咱得稳着点。”
他说话带着浓重的乡音,这是从乡野间走出的汉子,带着质朴与实在。
他身上的军装洗得有些发白,袖口还打着补丁,却洗得干干净净,透着军人的质朴。
他曾在多次战斗中表现出色,是军中的老兵。
另一位面容白净、戴着圆框眼镜的军官却皱了皱眉,起身说道:
“加强城防固然重要,但若一味防守,恐会陷入被动。
末将建议,可派出一支精锐部队,趁夜偷袭敌军营地,打乱他们的部署。
如今局势复杂,就得主动出击,掌握主动权。”
他说话文绉绉的,像是读过不少书,带着知识分子的儒雅与果敢。
他手中的钢笔不时在纸上记录着什么,那是他从国外带回来的派克钢笔,在这军营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曾留学国外,学习过先进的军事理论。
帐内顿时议论纷纷,赞同者觉得此计出其不意,能收奇效;反对者则担心夜袭风险太大,一旦被敌军察觉,后果不堪设想。
沈砚声静静听着,手指轻轻着腰间的手枪枪柄。
这枪是父亲在他临行前赠予的勃朗宁手枪,枪身崭新,却带着家族的期望与重托。
他心中权衡着利弊,深知这是自己初上战场,急需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让这些军中老人心服口服。
此时,帐外传来一阵嘈杂声,几个士兵抬着一受伤的兄弟匆匆而过,那士兵的伤口还在渗血,染红了担架。
沈砚声心中一紧,更加坚定了要尽快打退敌军的决心。
片刻后,他站起身来,双手撑在桌案上,目光坚定:
“本少帅以为,夜袭之计可行。
敌军定然料想不到我们会主动出击,此时出击,定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不过,夜袭需谨慎行事,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说罢,沈砚声开始详细部署夜袭计划。
他挑选了一支由百名战斗经验丰富、身体素质过硬的精锐士兵组成的队伍,
这些士兵有的来自穷苦的农村,有的是城市里走投无路的青年,
为了活命,为了在这乱世中寻得一方安宁,他们投身军旅。
他们的脸上带着疲惫与坚毅,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渴望。
他又安排了其他军官各司其职,加强城防,随时准备接应夜袭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