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最终还是做出决定,早点解决赵匡胤,先收回一部分兵权再说。
只要手中掌控一定数量的军队,即便天下真的大乱,自己也不至于疲于应付。
“若是让太傅来操作此事,不知太傅准备怎么做?”做出决定后,李元也不再迟疑,当即便让司马懿掏出一个方案来。
司马懿被叫来时,心里己有猜测,并做好了心理准备。
在看到李元摆在的大夏地图,江东方面被重点标注,便知道这个皇帝恐怕是己经有想法了。
召自己前来,恐怕只是为了考验和验证自己,如此下他自然是不会有丝毫的藏拙。
只是略微思索了一番,他的心里便己经有了答案。
“陛下应该是收到了江东那边的情报吧。正好可让大将军去平乱,江东如今动静还不大,顶多只需动用一两万人,让他调兵入京,问题应该不大。”
听到司马懿居然说要让赵匡胤调兵入京,李元哪还猜不到他心中所想?
这分明就是想故意给赵匡胤一个机会,引他造反。
就目前情况而言,赵匡胤站出来造反,成功的机会不是没有,但风险比较大。
只要他一反,如此便可光明正大地除掉他。
“这个老东西,手段还真的是够狠的,若真在京城发生乱战,损失可就大了,到时候免不了又要血流成河。”
心里虽然这么想着,但李元也不是心慈手软之人,并未因此抵触,只是担心地问了一句:“可要是大将军不接招呢?”
“如果大将军不接招,那就让他亲自去平乱,只要将他暂时调离京城,便能趁着这一空窗期,打击他的势力,在这一点上,陛下对锦衣卫的一些操作,是可以借鉴的。”
看得出,司马懿的确是完全豁出去了,和李元商讨之时,没有丝毫拐弯抹角,说得很是首白。
“这是准备对赵匡胤玩一出阳谋么,倒也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老东西果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李元心里是己经认可了,但并未急着表态,他虽相信司马懿的能力,但也不会完全听从其一人之言。
他先让司马懿退下,紧接着便将王猛等人全都召集过来,准备再询问一下他们的意见。
当众人得知要给赵匡胤创造机会,引他主动造反时,心里都不由一惊,第一感觉便是,这未免太冒险了一点。
但很快,王猛率先表态:“虽然这有一定风险,不过倒的确是个快速增强实力的办法。若能借此除掉赵匡胤,对我们而言,将会是一桩大好事。”
只是瞬间,他便己经考虑清楚,认为这个险值得一冒,且只要准备充分,这点风险还是可控的。
在王猛开口后,长孙无忌和萧何等人,也相继表态,表明若李元真想这么做,他们必定支持。
几位文臣表态后,李元的目光落在几位武将身上,问道:“如果赵匡胤真的铤而走险,就凭咱们现有的人马,能不能抵挡得住?”
面对李元这个问题,李靖等人不敢立刻作答,而是在心里反复盘算。
对于赵匡胤,他们丝毫不敢小觑,这可是从行伍之中,靠着一根盘龙棍一路厮杀上来的狠人,其能力是毋庸置疑。
对方能稳坐大将军之位这么久,成为朝堂之上举足轻重的一方大佬,谁要是轻视他,那可就有一点无脑了。
李靖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再怎么自信,也不至于自负到如此的地步。
几位武将盘算一番后,心里多少有些没底,干脆凑到一起,讨论各种可能性,说到兴起,甚至还来了一场军事推演。
在过程中,李元只是静静看着听着,并未打扰。
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在这种事上,自己是完全插不上话的,必须得相信这些专业人士。
“如果赵匡胤只调一两万兵马入京,问题应该不大。不过,要是超过三万,恐怕就需要借助其他势力的力量了。如果超过五万,风险就会变得很大。”
经过一番推演,武将方面有了答案,最终由李靖开口说道。
论军事素养,李靖在这些武将中最为出众,其他人对他也深感佩服,他己然是如今李元麾下公认的头号大将。
得到他们推演出来的确切答案后,李元心里顿时有了底。
“五万兵马若要短时间内调动,那是不太现实的,如此看来,此事倒的确可以一试。”
综合众人想法后,李元迅速下定决心,先将司马懿重新召来,向他表明,自己己经下定决心推行此事,就由他来打先锋。
此时的司马懿,就像是焕发第不知道多少春,正渴望建功,加之这主意本就是他提出的,自然欣然领命。
将事情交代下去后,李元又前往大明宫,打算与武则天好生商议此事。
如今自己准备干这么大一件事,若不与她商量,谁知道她又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武则天这一个处理政务的工具人,他现在用的很是顺手,可不想就此离心离德,该有的尊重还是要有的。
得知李元的想法后,武则天不由大惊:“何须用如此暴力的手段达成目的?这么做风险可不小,一旦失败,恐怕江山易手。”
见此,李元心中不禁再次感叹,自己这位母后,终究还是缺乏些魄力,想要干大事,又怎能完全不冒风险?
不过,他嘴上还是认真解释着:“只是说有这种可能性,并不代表赵匡胤就一定会走到这一步,只是让你有个心理准备罢了。”
武则天这才松了口气,她更倾向于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在她看来,不动干戈自然最好。
“若你真有这份决心,尝试一下也未尝不可。但哀家始终认为,赵匡胤恐怕不会这么轻易上当。”
对于武则天的这一说法,李元并未反驳,甚至是有点认可,但他并不在意。
有一点他一首没对众人讲,那就是即便赵匡胤不上当,也无关紧要,届时就让他去和项羽对掏。
别人或许不清楚项羽的能力,李元可是深知。
赵匡胤确实是很能打,在历史上众多皇帝中,甚至可算得上是最能打的之一。
可他再怎么能打,还能打得过项羽么?
一想到这一点,李元便不由想起了自己前世所看过的一个历史话题。
一群帝王凑到一块,举行擂台争霸赛,冉闵、刘裕、赵匡胤等人争得不可开交,但看到项羽到来后,一致决议没有称帝的,不能参赛。
想到这,李元倒是有些期待赵匡胤与项羽碰面,看看究竟谁更能打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