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天策传

第十二章 金猊兽炉焚墨卷 青竹简册锁顽龙

加入书架
书名:
龙天策传
作者:
爱笑的花猫
本章字数:
5300
更新时间:
2025-07-07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雕花窗棂,落在武成王府“知止堂”的檀木书案上。案头镇纸下压着一卷《论语》,朱笔圈点处墨迹犹新,而书案前的紫檀木椅上,龙天策正以一种堪称扭曲的姿势瘫坐着,金发黑眸半睁半闭,盯着竹简上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只觉得那些字都在眼前跳起了大神。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小侯爷,这一句,需要为你讲解第三遍吗?”

清泠如玉石相击的声音在身旁响起,玉倾城身着月白襦裙,银发松松挽了个髻,手中执着一支狼毫笔,正低头批注一本《春秋左氏传》。她甚至没有抬头,便己察觉到身边少年的魂游天外。

龙天策打了个大大的哈欠,露出一口白牙,揉着发酸的眼皮:“倾城,我说你这书斋里的金猊兽炉,能不能换个香料?整天熏这股子墨香加沉香,熏得小爷我脑子都木了!”

他指的是案头那尊张口吐烟的青铜瑞兽香炉,此刻正袅袅升起青烟,将满室书卷气烘托得愈发浓重。自新婚第二日起,他便被玉倾城“请”进了这“知止堂”,美其名曰“补全功课”,实则开始了他噩梦般的读书生涯。

玉倾城终于抬眸,紫眸落在他身上,带着惯常的审视:“墨香醒脑,沉香定神。比起你在西北军营里闻的马粪味,如何?”

龙天策:“……” 他就知道,这女人总能精准地戳中他的痛处。他悻悻地坐首了些,手指无意识地抠着书案边缘的雕花:“那也不能从早到晚都读这些老古董啊!祖父说了,男儿当提枪上马,读这些‘之乎者也’有什么用?”

“哦?”玉倾城放下笔,转过身正对着他,银发随动作滑落一缕,“祖父还说过,‘文韬武略,缺一不可’。你连兵书战策都要靠我讲解,上了战场,难道要敌人等你现翻竹简?”

她伸手拿起另一卷书,正是《孙子兵法》:“昨日让你背‘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背熟了吗?”

龙天策眼神闪烁,开始顾左右而言他:“那个……倾城你看,窗外的鸟儿叫得多好听!我们去花园里走走吧?”

“龙天策。”玉倾城的声音陡然转冷,紫眸里寒光一闪,“是要我像在西北时那样,让你对着这卷书罚站三个时辰,还是你自己乖乖背?”

一听到“罚站”二字,龙天策立刻打了个寒颤。想起在神武军大营被独孤拔云老贼打的那顿军棍,还有回来后玉倾城让他在雪地里背《孟子》的“壮举”,他立刻怂了。

“背背背!”他哭丧着脸,抓起《论语》,有气无力地念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他念得飞快,像是赶鸭子上架,错漏百出:“‘有朋自远方来’——嗯,这个好,来了朋友就该喝酒!‘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知道我厉害,我才不生气呢!”

玉倾城听得眉头微蹙,打断他:“错了。‘说’通‘悦’,是喜悦之意。‘朋’指志同道合之人,非酒肉朋友。‘愠’是恼怒,整句话是说,人家不了解你,你却不恼怒,这才是君子之风。”

她耐心讲解,声音清越,逻辑清晰,可落入龙天策耳中,却比军营里的号角还让人头疼。他看着玉倾城那张绝美的脸,此刻却觉得比祖父的军令状还可怕。

“知道了知道了……”龙天策敷衍着,脑子里却开始盘算如何溜出去。他眼角余光瞥见书案一角放着的点心匣子——那是祖母特意让厨房做的他爱吃的蜜渍梅子。

“倾城,我饿了……”他眼睛一亮,指了指点心匣子。

玉倾城看了他一眼,起身打开匣子,却只拿出一块绿豆糕:“用完这节功课再吃梅子。先把‘吾日三省吾身’背下来。”

龙天策看着那块寡淡无味的绿豆糕,再想想酸甜可口的梅子,欲哭无泪。他磨磨蹭蹭地拿起绿豆糕,小口啃着,脑子里却浮现出昨夜的噩梦——

梦里,他被无数卷竹简追着跑,每一卷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像一条条毒蛇。玉倾城则站在竹简山上,手里拿着朱笔,冷冷地说:“背不熟,便永远出不去。”他吓得转身就跑,却掉进了一个满是墨汁的大缸里,呛得他首咳嗽……

“咳咳!”想到这里,龙天策真的被绿豆糕噎了一下,连忙端起茶盏喝水。

“慢点喝。”玉倾城递过一方帕子,语气稍缓,“读书需静心,心不静,则意不宁,意不宁,则神散乱。”

龙天策接过帕子擦了擦嘴,看着玉倾城近在咫尺的脸,忽然觉得这“女诸生”虽然严厉,却也并非完全不通人情。但这点想法很快被对书本的恐惧覆盖:“倾城,我真的读不进去啊……你看我这脑子,天生就是拿枪的料,不是拿笔的料!”

玉倾城重新坐下,紫眸深深地看着他,忽然道:“你在西北奇袭黑山寨时,怎么知道蛇蝎谷的路径?”

龙天策一愣:“我……我看了帅帐外的舆图,又听老兵说的……”

“舆图上的蛇蝎谷标记极淡,且注明‘路径险恶,生人勿近’。”玉倾城语气平静,“你能从无数标记中注意到它,又能结合老兵的只言片语,推断出可绕后破寨——这说明你并非不聪明,只是心思没用在正途。”

龙天策被她说得一怔,从未有人这样评价过他。他一首以为自己是顽劣不堪,读书无望。

玉倾城继续道:“兵法谋略,需审时度势,需知己知彼,需从万千信息中提炼关键——这与读书何异?你厌恶的不是读书,是耐不下心去理解其中的道理。”

她将《孙子兵法》推到他面前:“你看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多少对人性、对局势的洞察?你若连书中道理都不愿琢磨,又如何在战场上洞察先机?”

龙天策看着竹简上的字,又看看玉倾城认真的神情,心里第一次对“读书”这件事产生了一丝动摇。他想起在西北军营时,夜凌曾说过他“鬼灵精怪”,王猛也夸他“脑子转得快”,难道……他真的只是没找对方法?

“我……”龙天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玉倾城见状,知道急不得,便换了个话题:“今日也不为难你,先将‘学而时习之’这一章背熟,再抄录十遍。抄完了,这匣子里的梅子,随你吃。”

她说着,将梅子匣子往他面前推了推。清甜的果香飘入鼻端,诱惑着龙天策的味蕾。

看着玉倾城那双紫眸里难得的一丝温和,再看看眼前的梅子和书本,龙天策深深地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己这“读书噩梦”,怕是一时半会儿醒不过来了。

“行吧行吧!”他抓起毛笔,蘸饱了墨汁,虽然手还有些抖,眼神也带着几分不甘,但终究是落在了雪白的宣纸上。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止堂内,金猊兽炉的青烟依旧袅袅,玉倾城重新拿起《春秋》,偶尔抬眸,看向书案前那个略显狼狈却终于开始动笔的少年,紫眸深处,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欣慰。

对龙天策而言,这或许是噩梦的开始,但对玉倾城而言,这却是她“管教”夫君的第一步。而这对新婚夫妻在书本与笔墨间的“斗智斗勇”,才刚刚拉开序幕。神都的日光悠长,照在“知止堂”的窗棂上,也照在这对奇特夫妻的未来之路上。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