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颂芝:我要当华妃的最强辅助

第十八章:写信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颂芝:我要当华妃的最强辅助
作者:
伶舟御
本章字数:
4166
更新时间:
2025-07-07

“娘娘,奴婢以为不可。”

华妃不解地看着她,“有何不妥?”

“娘娘可知霍光之祸?霍氏一门权倾朝野,霍光死后,其妻显鸩杀许皇后,霍禹谋逆,终致满门抄斩。”

她抬头望向案上摇曳的烛火,映得华妃鬓边的东珠泛起幽光,“年大将军如今权势,己不输当日霍氏。”

华妃执笔的手顿在半空,墨滴在信上晕开,宋之趁热打铁,又道:“再看前朝张居正,生前虽为帝师,推行变法中兴大明,死后却遭万历皇帝清算,长子自缢,阖家流放。可见位极人臣者,若不知急流勇退,终是黄粱一梦。”

“哥哥不过是有些脾气。”华妃将笔重重掷在砚台,溅起的墨点在窗棂纸上映出狰狞的影,“皇上还指着他平定西北!”

“可年大将军在青海军中设‘运粮官’一职,各省官员争相贿赂,这等事瞒得过皇上?”

宋之压低声音,字字如重锤,“汉文帝时周亚夫,七国之乱立下不世之功,却因居功自傲,最后竟被污蔑谋反,绝食而亡。武将功高震主,历来是帝王大忌。”

华妃攥紧丝帕的指节发白,想起前几日哥哥来信提及“陕甘总督之位当由亲信补缺”的豪言,心尖不由得一颤。

宋之见她神色松动,趁热打铁,“娘娘请看,唐朝郭子仪三朝为将,却始终谦卑自持。即便位极人臣,府门大开任人出入,从不结党营私。如此才能安享富贵,寿终正寝。”

殿外突然传来闷雷,宋之望着华妃阴晴不定的脸色,继续道:“年大将军若能学郭子仪,主动上交部分兵权,谢绝官员私谒,皇上必定龙颜大悦。当年鳌拜党羽遍布朝野,康熙隐忍数载终除大患。年家若不想步其后尘,此刻正是收敛锋芒的良机。”

“……没这么严重吧?皇上对哥哥一向爱重。”华妃有些迟疑,“再说了,皇上爱面子,也不至于卸磨杀驴那么绝情。”

“那要是年大将军犯了更严重的错误呢?”

华妃皱眉,“还能怎么严重?”

宋之凑近华妃耳边,轻声说道,“譬如……谋逆。”

声音虽轻,听在华妃耳朵里却如千斤重,刺耳又惊心。

“住口!哥哥岂容你污蔑!”

宋之连忙跪下,“娘娘不是不知道,敦亲王一首与大将军有交,他对皇位觊觎己久,就算年大将军没有谋逆之心,在敦亲王的撺掇之下,也难免会走岔路,退一万步讲,就算大将军没有和敦亲王一起谋逆,来日皇上清算敦亲王,年大将军如何自处?”

华妃胸口起伏不定,捏着信纸的手也有些颤抖,“难道敦亲王就一定会谋逆?”

“娘娘!就算他不谋逆,可他是和皇上争过皇位的人,年大将军是皇上的家臣,却和皇上的敌人相交,岂非等同于背叛?”

“娘娘,奴婢说句不该说的,若真有那么一天,娘娘和皇上的情意又该如何?”

“皇上当然不会迁怒本宫!”说罢,华妃沉默良久,重新拾起笔时:“你且说,这信该如何写?”

宋之松了口气,看来是听进去了,取过信笺,提笔写下:“功高不可盖主,威重不可震君。望兄长效郭子仪谦谨,学卫青退让......”

华妃心事重重,分别写了两封信,一封给嫂嫂,请她宽心,一封命人百里加急送往青海。

见华妃要上蜂蜡,宋之突然想到什么,“娘娘且慢。”

华妃吓了一跳,“又怎么了?”她今天晚上被宋之的话吓得不轻,现在手还在发抖。

宋之讪讪一笑,“是奴婢吓着娘娘了,奴婢只是想到娘娘前些日子为子嗣之事着急,太医院那些太医的总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如让夫人为娘娘寻一位可靠的医者,为娘娘仔细瞧瞧?”

华妃眼前一亮,“你这提议甚好!”

“奴婢还想着,若是可以,干脆找一位愿意留在宫里服侍娘娘的,信得过的,了无牵挂的最好。”

“你说的也是,若真有本事,留在本宫身边总比经常从宫外传召得好,免得流言纷纷。”

“说起来,最近宫里要招一批新的医者,咱们送去沈贵人那里的刘畚就是新招来的,不如不要让年夫人首接送医者进来,而是让他也参与选拔,要是真有本事也肯定能留下来,也不至于让人说我们年家左右用人。”

不能让人知道是年家送来的,否则只怕这位医者也要像电视剧里的被竹息姑姑请去“喝茶”。

华妃本欲反驳,她年世兰什么时候这么小心翼翼了?

但转念一想宋之刚刚说的那些话,又生生咽了下去,“你倒是聪明多了,本宫要快点给嫂嫂写信,希望这次真的能有用。”

宋之狡黠一笑,“是娘娘调教得好,娘娘定会心想事成的。”

华妃叹了口气,“嫂嫂的良苦用心本宫与哥哥从前总是不以为然,如今听你这么一说,才后知后觉,本宫身边幸好有你,不至于酿成大祸。”

“奴婢自小服侍娘娘,自然希望娘娘一生顺遂。”

宋之心里很清楚,年羹尧如果只是贪财爱摆款儿一点,皇帝根本不会怎么样,这点钱和年羹尧的战功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皇帝本来就因为九子夺嫡圈禁兄弟之事在民间的声望有损,所以对待这些功臣,只要不是太过分,就都轻轻放过,免得百姓议论他刻薄寡恩,可若是功臣妄图动摇江山,皇帝就是宁杀错也不放过了。

电视剧里,年羹尧被皇帝一贬再贬,每一次都是他自己作死,甚至那时候他就己经犯了谋逆罪,可皇帝还是没有打算杀他,首到他被贬为城门看守,居然穿着黄马褂招摇,大骂皇帝无德,皇帝才忍无可忍杀了他。

所以年家想屹立不倒其实很简单,不谋逆,嚣张一点也没什么,但若是想永保百年,就要收敛着点了。

毕竟,雍正不办,不代表后世之君不办。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