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士留步。"刚走出太极殿,一个年轻官员叫住了我。他约莫三十出头,面容清瘦,眼神锐利。"下官门下省左拾遗刘仁轨,久仰学士改革之志,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刘仁轨?我心头一震。这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良将贤臣,武则天时期的名相!没想到他现在还是个小小的拾遗。
"刘拾遗过奖了。"我连忙回礼,"在下不过尽绵薄之力。"
"学士过谦了。"刘仁轨压低声音,"改革科举,打破门阀,实乃利国利民之举。仁轨不才,愿效犬马之劳。"
我心中一暖。在这个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的时代,能有这样志同道合之人实属难得。
"刘兄高义。他日有暇,可来寒舍一叙。"
回到公主府,我发现李丽质正指挥侍女收拾行装。
"这是要出门?"我好奇地问。
"去九成宫避暑啊。"她笑着解释,"每年这个时候,父皇都会带后宫和重臣去九成宫住一个月。今年特意点名要你同去。"
九成宫是唐代著名的离宫,位于麟游县,风景秀丽,气候凉爽。能受邀同往,确实是莫大的荣幸。
"什么时候出发?"
"三日后。"她眨眨眼,"听说这次长孙舅舅、侯君集他们都会去。你可得准备好继续斗智斗勇。"
我苦笑着摇头。看来这趟避暑之旅,注定不会太平。
出发前的晚上,我正伏案修改科举改革的详细方案,管家忽然匆匆来报:"驸马,府外有人求见,说是您的故人。"
"故人?"我皱眉。在这个时代,我哪来的故人?
带着疑惑,我来到前厅。烛光下,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局促地站着,见我进来立刻跪下:"恩公!"
我仔细打量,这才认出是陇右治蝗时救过的一个灾民,名叫张二狗。当时他全家濒临饿死,我给了他们一些粮食和铜钱。
"二狗?你怎么来长安了?"
"恩公,小人有要事相告。"他紧张地环顾西周,"有人在打听您的事,还...还找到我们村里去了。"
我心头一紧:"打听我什么事?"
"问您是什么时候、怎么到陇右的,之前在哪里生活...还问您会不会什么法术..."张二狗压低声音,"那些人凶得很,给了村长钱,要他说您坏话。村长没答应,他们就威胁..."
我的后背一阵发凉。这明显是有组织地在搜集对我不利的"证据",很可能是要坐实"妖人"的罪名。
"知道是谁派的人吗?"
"小人偷偷跟踪过,看到他们进了...进了东宫。"
东宫?太子李承乾?我如遭雷击。历史上李承乾确实与侯君集勾结谋反,但那是贞观十七年的事。难道因为我的出现,历史己经发生了改变?
"二狗,多谢你冒险相告。"我取出几贯钱塞给他,"这些钱你拿着,立刻离开长安,别让人知道你来见过我。"
送走张二狗后,我立刻去找李丽质。她听完后,脸色煞白:"太子哥哥怎么会...一定是侯君集挑拨的!"
"不管是谁的主意,我们都要小心。"我握住她冰凉的手,"这次去九成宫,恐怕是场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