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彻底扫清了江南内部所有的“障碍”,并且将那个最擅长搅弄风雨的公孙衍也一并“收服”之后,顾长庚终于迎来了一段宝贵的、无人打扰的“平静发展期”。
他将经略府的大部分日常庶务都交给了苏婴宁和她手下那批越来越得心应手的文官集团去处理,而他自己则将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一个更宏大、也更核心的计划之中。
那便是对东山岛的全面改造。
他要将这座孤悬于太湖之上的秘密岛屿,打造成一个集“研发、生产、军事、教育”为一体的、自给自足的、绝对忠于他个人意志的超级要塞。
一个他心目中“新世界”的第一个完美的雏形。
于是,在接下来的数月之内,整个东山岛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热火朝天的超级工地。
数以万计的工匠和格物营的辅兵,在那些经验丰富的墨家弟子的带领之下,开始对这座岛屿进行脱胎换骨般的系统性改造。
顾长庚亲自担任了这场宏伟工程的“总设计师”。
他那颗装满了超越时代知识的恐怖大脑,在这一刻迸发出了令所有参与者都为之叹为观止的惊人能量。
他首先对整个岛屿的地理和水文进行了一次最详尽的重新勘探。
然后他便下达了第一道让所有墨家弟子都感到匪夷所思的命令。
——在上游修建一座巨大的水坝。
这个命令在一开始遭到了包括墨家钜子在内的所有人的不解。
因为在他们看来,水坝这种东西除了能蓄水和防止小规模的洪涝之外,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军事”或“生产”价值。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去修建这样一座“毫无用处”的面子工程,简首是一种不可理喻的浪费。
但顾长庚没有做任何的解释。
他只是用不容置喙的权威强行推行了这个计划。
很快,当那座由坚固的混凝土(由石灰、黏土和火山灰混合而成的新型材料)所浇筑而成的宏伟水坝彻底截断了上游的水流,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湖之后,所有的人才终于明白了顾长庚的真正意图。
他根本就不是为了“蓄水”。
他是为了“蓄能”!
他要利用这巨大的水位落差所产生的、源源不断的、稳定而又强大的“水力势能”,来为他整个东山岛的工业体系提供最核心的、也是最廉价的“中央能源”!
紧接着,顾长庚便亲自设计了一套极其复杂而又精密的“能源网络”。
他在水坝的下方修建了数个巨大的泄洪口。
奔腾的湖水从泄洪口中喷涌而出,驱动着一排由特制的合金所打造的巨大“水力涡轮机”开始高速地旋转。
这些涡轮机再通过一系列由无数大小不一的齿轮、链条和传动轴所组成的、如同人体经络般复杂的“传动系统”,将那狂暴的水力能源精准地分配到岛屿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需要动力的生产环节。
分配给那些需要日夜不休进行锻打的“水力锻锤”。
分配给那些需要持续不断提供高温的“水力鼓风机”。
分配给那些需要进行精细打磨和抛光的“水力砂轮机”。
……
于是,一条原始却又充满了惊人效率的工业“流水线”,便在这座与世隔绝的岛屿之上奇迹般地诞生了。
整个东山岛的生产效率因此而提升了数十倍不止!
在解决了最核心的“能源”问题之后,顾长庚又开始对整个岛屿的功能区域进行全新的、合理的“规划”。
他将整座岛屿按照其山体的自然走势分为了三个不同的层级。
山脚下地势最平坦的区域是军营、农田和新建立的“格物学堂”。这里是整个体系的“基础”,负责提供最基本的“兵源”与“人才”。
山腰则是那规模日益庞大的多层级的“兵工厂”。他甚至还命令工兵开凿了数个巨大的山体矿洞,将那些最核心的、涉及到火药和新式武器研发的实验室都隐藏在了山腹之内,以确保其绝对的安全与保密。
而在山顶那地势最高、视野也最开阔的所在,他则建立起了一座集指挥、观测与信息处理为一体的“中央指挥塔”和他自己那戒备森严的居所。
他要像一个高高在上的神祇,俯瞰着他一手所创造的这个小小的王国,看着它在自己的意志之下如同一个精密的钟表,分毫不差地高效运转。
……
在一次例行的工地视察之中,那位断了一臂却安装上了一只由顾长庚亲自为他设计的、结构无比精巧的“机关臂”的墨家钜子,看着眼前这宏伟壮观却又充满了冰冷的战争气息的巨大工程,他的眼中第一次露出了深深的忧虑。
他拄着那根陪伴了他数十年的铁杖,走到了顾长庚的轮椅之旁。
他看着那些正在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的冰冷的杀人兵器,沉默了良久,才终于开口问道:
“长庚。”
他的声音沙哑而充满了一种挥之不去的疲惫。
“你告诉我。”
“你现在所做的这一切。”
“究竟是在造福一方,还是在打造一头这个世界上前所未有的、足以吞噬一切的……战争巨兽?”
“我墨家传承了数百年的技术和智慧。”
“难道就真的只配用来进行更高效的杀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