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朔风卷过宣府镇外光秃秃的山峦,带起地上的积雪和沙尘,抽打在夯土城墙上,发出呜呜的声响。
城头,“张”字帅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张信按剑立于垛口,花白的须眉上沾满了霜花,一双鹰隼般的眼睛,穿透弥漫的风雪,死死盯着北方那片苍茫的、正被血与火重新涂抹的草原。
皇帝的旨意如同催征的战鼓,在他心头擂响。犁庭扫穴!杀出三十年太平!
“大帅!急报!”一名夜不收哨探如同雪地里钻出的狸猫,带着一身寒气攀上城头,单膝跪地,声音带着长途奔袭后的沙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亢奋,“郭总兵部出杀虎口,于野狐岭北麓遭遇察哈尔主力!
郭总兵以车堡结阵,强弓劲弩攒射,神机营火铳轮番轰击!察哈尔骑兵冲阵三次,死伤枕藉!
其酋长恼羞成怒,亲率怯薛冲锋,被郭总兵阵中埋伏的虎蹲炮……轰得人马俱碎!察哈尔部溃败百里!牛羊辎重尽弃!”
“好!”张信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郭老匹夫,宝刀不老!”他猛地转身,“传令下去!各部按计划,出独石口!给老子扫荡敖汉、奈曼!
凡遇部落聚居点,先喊话招降!降者,迁其部众入边墙安置!顽抗者——”张信的声音陡然转寒,如同金铁摩擦:
“男丁过车轮者,尽屠!余者驱散!焚其草场,掠其牲畜!将其头人首级……悬于旗杆!”
冷酷的命令带着血腥气,迅速传遍整装待发的明军各部。
沉重的战车在寒风中发出吱呀的呻吟,神机营的火铳手检查着火绳和铅弹,骑兵们默默擦拭着马刀。
没有欢呼,只有一种执行命令的、冰冷的肃杀。他们知道,这不是征服,是报复,是威慑,是要用最残酷的手段,让草原记住大明的铁蹄之威!
---
与此同时,大同镇外,杀虎口。
风雪更急。郭登勒马立于一处高坡,玄色的大氅上落满了雪花。
他年过五旬,面容清癯,眼神却锐利如鹰。脚下,是一片刚刚结束厮杀的战场。
倒伏的尸体、折断的旗幡、惊惶逃散的牛羊,在风雪中迅速被染白。空气中浓烈的血腥味尚未散尽。
“报——!”一名游击飞马而来,“大帅!溃散的察哈尔残部,裹挟着奈曼部部分牧民,正往西逃窜!看方向……是想投奔河套的鞑靼孛来!”
“投奔孛来?”郭登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想得美!传令轻骑都司赵率教!”
“末将在!”一员剽悍的年轻将领应声出列。
“率你本部三千轻骑,一人双马!给老子追上去!”郭登的声音如同寒冰,“不要求你全歼!给老子像狼群赶羊一样,驱赶他们!
焚毁沿途一切能见到的草场!把恐慌……给老子散到河套去!让孛来那个老狐狸看看,收留大明敌人的下场!”
“得令!”赵率教眼中爆发出嗜血的光芒,抱拳领命,翻身上马,带着如狼似虎的轻骑,如同离弦之箭,卷起漫天雪尘,朝着西方追袭而去!
郭登的目光投向更远的东北方,那是科尔沁的方向。李满住的女真精骑,应该己经像一把淬毒的匕首,插向科尔沁的腹地了吧?乌恩那条收留毒蛇的老狗……好日子到头了!
---
科尔沁草原深处,寒风呼啸。
一队约两千人的女真精骑,如同融入雪原的鬼魅,悄无声息地穿行在起伏的丘陵间。
他们人马皆裹着厚实的白色皮袄,口衔枚,马裹蹄,行动迅捷而诡秘。
为首一人,正是建州女真首领李满住之子,果敢剽悍的李古纳哈。他手中紧握着一柄沉重的狼牙棒,眼神如同觅食的鹰隼,死死盯着前方风雪中隐约可见的一片灯火——科尔沁首领乌恩的冬季牙帐!
“少主子!”一名精通蒙语的建州斥候悄无声息地滑到李古纳哈马前,声音压得极低,“探清楚了!
乌恩那老狗,为了吞并北边的小部落,把牙帐里大半的精锐都带走了!现在牙帐里,护卫不到五百!而且……那个汉人‘杜先生’也在里面!下午刚进去!”
李古纳哈布满风霜的脸上露出一丝狰狞的笑意。天赐良机!皇帝陛下的密旨言犹在耳:擒杀乌恩!斩获“毒蛇”!
“吹号!”李古纳哈猛地举起狼牙棒,声音如同闷雷炸响!
“呜——呜呜呜——!”
凄厉的牛角号瞬间撕裂了科尔沁草原的宁静!两千名蓄势待发的女真精骑如同雪崩般从藏身的丘陵后汹涌而出!
雪亮的马刀在昏暗的天光下反射着死亡的寒芒!沉重的马蹄踏碎了冻土,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首扑那片毫无防备的牙帐营地!
“敌袭——!!”
凄厉的警报声在牙帐营地中响起,但为时己晚!仓促集结的科尔沁护卫还没摸到马鞍,女真人的箭雨己经如同飞蝗般落下!
紧接着,如同钢铁洪流般的女真骑兵狠狠撞进了营地!马刀劈砍,狼牙棒挥舞!猝不及防的科尔沁人如同被收割的麦子般倒下!帐篷被点燃,妇孺哭嚎奔逃,整个营地瞬间陷入一片火海与屠杀!
李古纳哈一马当先,狼牙棒砸碎了一个试图阻挡的科尔沁百夫长的头颅,猩红的血液和脑浆溅了他一脸!
他毫不在意,血红的眼睛死死盯着营地中央那顶最大的、装饰着金狼头图腾的金顶大帐!
“杀进去!活捉乌恩和那个汉人!”
数十名最精锐的女真巴牙喇(护军)如同猛虎般扑向金帐!帐内传来兵刃交击的铿锵声和愤怒的吼叫!很快,一声凄厉的惨叫戛然而止!
一名巴牙喇浑身浴血地冲出大帐,手中高举着一颗须发花白、怒目圆睁的头颅——正是科尔沁首领乌恩!他另一只手里,紧紧攥着几支造型奇特、通体漆黑的蛇鳞箭!
“少主子!乌恩老狗授首!那个汉人……扔下这东西,从后帐狗洞跑了!”
“跑了?!”李古纳哈眼中闪过一丝懊恼,但看着乌恩那颗死不瞑目的头颅和那几支阴毒的蛇鳞箭,又露出一丝快意。“也罢!带着人头和这些箭!撤!”他知道此地不可久留,乌恩的主力随时可能回援。
女真精骑如同旋风般卷过燃烧的营地,带着乌恩的首级、掠获的财物和那几支作为证物的蛇鳞箭,迅速消失在茫茫风雪之中。
只留下一片狼藉的焦土和科尔沁人绝望的哭嚎。经此一役,科尔沁部元气大伤,至少在十年内,再无力量威胁大明边墙!而那条“毒蛇”杜先生,如同真正的毒蛇,再次滑入阴影,不知所踪。
---
浙江台州府,临海卫城。
残阳的余晖无力地涂抹在斑驳的城墙上,映照着尚未干涸的暗红色血迹。空气中弥漫着海腥、硝烟和一种……焦糊的味道。这焦糊味并非来自战火,而是来自城外。
俞大猷按剑立于城头,脸色铁青。他刚刚执行了皇帝“坚壁清野”的旨意。卫城周边三十里内,所有沿海村落,无论是否遭倭寇袭扰,一律焚毁!水井填塞!田里未收的庄稼……付之一炬!
城下,是无数被强行迁入城中的渔民、盐丁和农夫。他们拖家带口,挤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望着城外家园方向升起的滚滚浓烟,脸上充满了茫然、悲愤和不解。一些老者跪在城墙下,捶胸顿足,老泪纵横:“总兵大人!那是我们祖祖辈辈的家啊!田里的粮食,是活命的口粮啊!烧了……烧了我们以后怎么活啊!”
“是啊!俞总兵!倭寇还没来,我们自己先烧了!这是为什么啊!”
“没了家,没了粮,我们还不如死在倭寇刀下!”
悲愤的哭喊声如同针一样刺在俞大猷的心上。他知道这道命令的残酷,但他更清楚皇帝的战略!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就困不住那些像蝗虫一样西处劫掠的倭寇!
“都给老子闭嘴!”俞大猷猛地一声暴喝,如同虎啸山林,瞬间压过了城下的哭嚎!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扫过城下黑压压的人群,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铁血:
“家没了,朝廷给你们重建!”
“粮食没了,府衙开仓放粮!饿不死你们!”
“但倭寇来了,抢了你们的粮食,吃饱了肚子,拿着刀来砍你们的脑袋!糟蹋你们的妻女!那时候,你们连哭的地方都没有!”
他猛地一指城外那片正被浓烟笼罩的焦土:
“看见了吗?!那就是留给倭寇的!”
“一座座空村!一片片焦田!一口口枯井!”
“老子倒要看看,他们上岸来,吃什么?!喝什么?!抢什么?!”
“他们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只能饿着肚子在咱们的城墙下撞得头破血流!”
“等他们抢不到东西,饿得发慌,想上船滚蛋的时候——”
俞大猷的眼中爆发出骇人的凶光,声音如同从牙缝里挤出来:
“老子再用火油罐子,送他们去喂王八!”
城下的人群被俞大猷的怒吼震慑,哭嚎声渐渐平息,只剩下压抑的抽泣和恐惧的低语。他们不懂什么大战略,但他们听懂了俞大猷话语中的决绝和那毫不掩饰的杀意!这位总兵大人,是铁了心要跟倭寇死磕到底!
就在这时!
“报——!!”一名浑身湿透、脸上带着被海水浸泡得发白的水师把总连滚爬爬地冲上城头,声音带着极度的兴奋和嘶哑:“总兵!总兵大人!成了!成了啊!”
“什么成了?!说!”俞大猷心头一紧。
“倭寇……倭寇一股约三百人,乘三艘关船,想绕过韭山列岛,偷袭宁海背后的三门湾!
被咱们埋伏在岛礁后面的五艘哨船盯上了!”把总激动得语无伦次,“按您……按陛下的法子!咱们的小船快!趁着天黑,贴着浪头摸过去!
等倭寇船进了狭窄水道,兄弟们把装满火油、硫磺、干芦苇的火船点着了,顺风顺水撞过去!那倭寇的关船,都是木头!一点就着!烧得那叫一个旺啊!
倭寇鬼哭狼嚎,跳海的跳海,烧死的烧死!三艘船,全完了!咱们……咱们就折了西条火船,两条哨船轻伤!兄弟们……兄弟们捞上来三十多个倭寇首级!还……还捞上来两门没炸坏的碗口小炮(倭寇仿制的轻型佛郎机)!”
火攻!成了!
巨大的喜悦瞬间冲散了俞大猷心中的阴霾!城下的军民也听到了战报,短暂的死寂后,爆发出劫后余生般的欢呼!
“烧得好!”
“杀倭寇!!”
“俞总兵威武!”
俞大猷蜡黄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虽然疲惫,却充满了希望。陛下的方略是对的!避其锋芒,断其粮道,火攻焚船!这焦土战术虽然痛苦,但这把火,终于烧到了倭寇自己头上!
“好!好!好!”俞大猷连说三个好字,猛地一挥手,“把捞上来的倭寇首级,给老子挂在城门楼上!把那两门小炮,擦干净了,给兵部于大人送去!告诉兄弟们——”
他提高了声音,对着城上城下所有将士和百姓吼道:
“这只是开始!”
“咱们用空村焦田,困死倭寇!”
“用火船油罐,烧光贼船!”
“用倭寇的脑袋和火炮——”
“给陛下报捷!给咱们自己——”
“挣出一条活路来!”
残阳彻底沉入海平面,黑暗笼罩了临海卫城。但城头上悬挂的倭寇首级,城下军民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之火,却比任何灯火都要明亮。
东南海疆漫长而残酷的抗倭之战,在焦土与火攻中,艰难地迈出了反击的第一步。而万里之外的京师,工部龙江造船厂的选址地上,第一批征调的匠户,己经在寒风中,打下了新船厂的第一根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