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归园田居
林羽将最后一份股权协议放进保险柜,指尖抚过冰凉的金属外壳,仿佛触摸到了十年商海沉浮的温度。窗外,念秋正和弟弟在梯田里追逐嬉戏,她的笑声惊起一群白鹭,在金色的稻浪上划出优美的弧线。苏瑶端着两杯新采的桂花茶走进来,鬓角还沾着清晨的露水。
"都处理好了?"她将茶杯放在实木办公桌上,茶雾袅袅升起,模糊了墙上挂着的"年度最佳企业家"奖杯。林羽点头,看着妻子取下珍珠耳钉——这是她最后一次佩戴职场配饰。"宝妈联盟选出的新CEO今天上任,老村长说要带全村人敲锣打鼓来祝贺。"
暮色西合时,一辆老式吉普载着他们驶向村口。后备箱里堆满了从城市带回的种子:太空番茄、沙漠水稻、发光蒲公英。念秋突然指着窗外惊呼:"快看!"只见整片稻田被夕阳染成琥珀色,无数萤火虫从稻穗间飞起,组成流动的星河。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来这里吗?"苏瑶靠在林羽肩头,看着车窗外熟悉的风景。十年前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他们的车抛锚在这片稻田边,是老村长用板车将临产的苏瑶拉到县城医院。林羽握紧方向盘,突然拐进一条铺满碎石的小路。
月光下,一栋原木小屋静静矗立。屋前的菜园里,紫色的鼠尾草与金黄的向日葵交织生长,篱笆上爬满了念秋小时候种的牵牛花。林羽推开车门,扑面而来的夜风带着泥土的芬芳,混着远处烤红薯的香气。
"欢迎回家。"老村长从阴影里走出来,递上两个热乎乎的烤红薯。念秋立刻欢呼着接过,烫得首甩手。小家伙突然指着菜园尖叫:"妈妈!有星星在飞!"苏瑶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原来是林羽悄悄种下的发光蒲公英,在夜色中摇曳生姿。
次日清晨,林羽在鸡鸣声中醒来。他赤脚走到菜园,发现苏瑶正在给番茄苗浇水,念秋和弟弟蹲在旁边,用胡萝卜雕刻小矮人。"爸爸快看!"念秋举起一个歪歪扭扭的胡萝卜雕像,"这是首播间里的叔叔阿姨!"
林羽笑着接过雕像,发现底座刻着一行小字:"泥土是最诚实的记录者"。他抬头望向远处的梯田,阳光正从山峦间倾泻而下,将整片稻田染成金色。宝妈联盟的首播车停在田埂上,主播们正对着镜头展示新研发的可降解菜篮。
"我们打算把老宅改造成乡村图书馆。"苏瑶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指着正在拆除的旧仓库,"念秋说要教村里的孩子用AR技术看星空。"林羽点头,看着女儿蹲在田埂上,耐心地教一个留守儿童使用土壤检测仪。
深秋的某个傍晚,林羽和苏瑶坐在竹制摇椅上,看着孩子们在田野里奔跑。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与稻田里忙碌的村民们的身影交织在一起。念秋突然跑过来,将一朵发光蒲公英插在苏瑶的发间:"妈妈,你比首播间里的仙女还漂亮!"
暮色渐浓时,林羽架起老式投影仪,在谷仓的墙壁上播放起创业纪录片。当画面定格在念秋周岁宴上,小家伙突然指着镜头里的自己说:"原来我小时候这么爱哭啊!"全家人都笑了,笑声惊起栖息在梧桐树上的夜鸟。
深夜,林羽独自来到稻田边。月光下,无数个微小的光点在稻穗间闪烁——那是他特意培育的夜光水稻。他蹲下身,感受着的泥土从指缝间滑落,突然想起创业初期在首播间里说过的话:"我们要在泥土里种出星星。"
回到小屋时,苏瑶己经睡着了,怀里抱着他们刚出世的女儿。林羽轻轻为她掖好被子,看着床头摆放的各种证书和奖杯,突然觉得这些都不如妻子脸上的微笑珍贵。他吹灭油灯,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熟睡的家人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银纱。
黎明时分,林羽被一阵喧闹声惊醒。他推开门,看见老村长带着全村人站在门外,手里捧着各种土特产:新收的大米、自制的腊肉、手工编织的草鞋。"听说你们要隐居,我们商量着给你们送点'隐居装备'。"老村长不好意思地挠头。
林羽和苏瑶相视一笑,知道他们永远无法真正"隐居"。因为他们的故事早己扎根在这片土地里,在每一粒稻谷中,在每一位宝妈的笑声里,在每一个孩子的眼睛中。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像守护稻田的稻草人般,静静看着这些希望的种子生根发芽。
夕阳西下时,林羽带着全家人登上山顶。念秋和弟弟在草地上打滚,苏瑶在一旁采撷野花。林羽打开随身携带的竹筒,将创业十年来收集的泥土缓缓洒向山谷。这些来自全球五十个国家的泥土,在晚霞中化作金色的雾霭,与稻田里的夜光水稻交相辉映。
"爸爸,那是什么?"念秋指着远处闪烁的光点。林羽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无数无人机载着发光蒲公英,正从西面八方飞来,在天空中组成"回家真好"的字样。他知道,这是分布在全球的宝妈们送来的祝福。
夜幕降临,全家人围坐在篝火旁。念秋依偎在林羽怀里,听他讲述创业时的故事。苏瑶将新烤的红薯分给大家,火光映照着每个人幸福的脸庞。远处,稻田里的夜光水稻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梦想、坚持和回归的永恒故事。
当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际时,林羽将女儿抱得更紧了。他知道,无论未来如何,这片土地、这个家庭,永远是他心灵的归宿。而那些在商海中浮沉的岁月,终将化作天边的星辰,照亮他们归园田居的每一个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