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淬火成钢
兵工厂遗址的陈列室里,周明薇轻轻拂去陈列柜上的灰尘,玻璃倒影中,林砚秋正专注地看着墙上的红军标语。“这些年,你最怕的是什么?”她忽然开口,指尖停在“钢铁般的纪律”几个斑驳的字迹上。
“最怕老百姓眼里没光。”林砚秋转身,目光落在展柜里的老步枪上,“在拘留所的时候,我每天数着墙上的砖缝,想的不是自己能不能出去,是怕青源县的村民再也不相信‘清官’这个词。”
脚步声由远及近,李怀林老人拄着拐杖进来,身后跟着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林市长,给孩子们讲讲你在拘留所的故事吧。”老人把拐杖靠在展柜上,民兵勋章在胸前微微颤动。
林砚秋蹲下身子,从口袋里摸出那枚在拘留所被磨得发亮的红军徽章:“叔叔被关起来的时候,每天都会想,为什么有人害怕真相?后来我明白了,因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光,而我们有。”他指着墙上的红星,“这光,就是你们胸前的红领巾,是爷爷奶奶们的老勋章,是青源县漫山遍野的野葱。”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举起手:“那叔叔是怎么找到光的?”
“因为有你们呀。”林砚秋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尖,“当赵奶奶在首播里哭着为我说话,当李怀林爷爷举着勋章出庭作证,当全临江的老百姓都在网上喊‘我信林市长’,这就是光。”
傍晚的青河岸边,他和周明薇沿着步道散步。远处,青源县的智能灌溉系统正在自动喷水,细密的水雾在夕阳下形成彩虹。手机震动,弹出联合国反腐败办公室的邀请函,标题是:邀请林砚秋先生分享红色治理经验。
“去吗?”周明薇看着他的侧脸。
“去。”他摸出裤兜里的布鞋,鞋底的纹路里还沾着青源县的泥土,“要让全世界知道,中国的反腐不是口号,是千万个普通人用信任筑起的长城。”
夜风带来阵阵野葱香,对岸的兵工厂遗址亮起暖黄色的灯光,当年的红军洞被改造成廉政教育展厅,里面陈列着他在拘留所写的《改革备忘录》——纸张己经泛黄,烟灰画的图表却依然清晰。
“记得你在法庭上说的话吗?”周明薇忽然停下脚步,“你说‘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接受人民审判’。”
“不仅是审判,更是托付。”林砚秋望着青河水面的倒影,红星灯的光芒在水波中碎成金片,“当我们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把钥匙交给人民,才能真正问心无愧。”
手机又震动了一下,是儿子发来的照片:小家伙穿着“数字工匠”亲子装,正在用积木搭建“廉洁市政府”。附言写着:“爸爸,我的积木城没有贪官,因为每块砖上都有红星!”
他笑了,回复:“真正的廉洁城,不在积木里,在每个人心里。”
暮色渐浓,青河上的渔船亮起灯笼,星星点点的红光与天边的晚霞融为一体。林砚秋知道,经历过这场暴风雨,临江的红色信仰非但没有褪色,反而在淬炼中更加纯粹——就像兵工厂里的老步枪,历经岁月依然锃亮,因为总有人愿意用生命擦拭它的光芒。
而他,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