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撼长安

第8章 膳食改革

加入书架
书名:
五味撼长安
作者:
夜砂
本章字数:
3516
更新时间:
2025-05-25

十月十二,两仪殿的铜炉烧得噼啪响。陈延之跪在案前,望着李世民手中的玉扳指,袖口的甲等庖丁徽记在火光下微微发烫——这是他第一次首面天子,案头摆着昨夜系统生成的「宫廷膳食改良图谱」。

李世民搁下《贞观政要》,目光落在陈延之身上。

"听说你给皇后做的雪莲粥,让太医院的老头子们吵了三天。"

他忽然笑了,玉扳指敲着案头的膳食单。

"朕问你,尚食局的菜,能不能让突厥使臣回去后,逢人就夸我大唐滋味?"

陈延之抬头,看见殿角堆着突厥使团送的天山冰。

"陛下,膳食如治国,需分文武之道。"

他展开羊皮纸,上面画着系统解析的膳食结构。

"如今尚食局菜重滋味,却轻配伍——比如这道烤羊腿,油脂过盛,易生湿热,若配些西域的酸黄瓜解腻..."

"分餐?"

李世民盯着他画的九格食盒。

"朕听说西市的酒肆里,百姓用小碟分菜,难道宫里也要学?"

陈延之点头。

"陛下,分餐不仅为雅观,更为养生。"

他想起系统的营养学知识,转化为《黄帝内经》的说法,"

五谷、五果、五畜分碟而置,好比让脾胃各司其职,不致过劳。"

殿外传来尚食局的喧哗,刘典膳的钥匙串响得急促。

"陛下!分餐要用三十六件瓷器,这要多耗三力..."

李世民抬手止住他,目光仍在食盒图上。

"朕在战场吃过百家饭,小碟分菜确实利落。陈师傅,你说这食盒边缘的双鹤纹,能不能刻得比突厥的银器还精巧?"

说到食材库改革,陈延之掏出系统生成的分类玉简。

"臣请将食材按温、凉、平、热西性分库,再按金(谷)、木(果)、水(肉)、火(调料)、土(菜)归位。"

他指向殿角的冰室。

"比如天山冰属水,应与鱼类同储;岭南蔗糖属火,宜与辛辣料相邻——如此取用时,便知相生相克之理。"

李世民摸着胡须沉吟。

"去年朕吃了尚食局的麻辣鹿肉,夜里犯了胃疾,原来如此。"

他转头对刘典膳。

"把你腰间的十二把钥匙交两把给陈师傅,让他试试。"

刘典膳的山羊胡猛地绷紧,钥匙串在掌心硌出红印,却不敢多说。

最让尚食局老匠人惊讶的,是陈延之对火候的改良。他带着禄儿在火候房砌了三层土灶,指着最下层的炭炉。

"这是跟西市铁匠学的,炉底铺碎瓷片,炭火能均匀受热,烤出来的胡麻饼两面金黄无焦斑。"

孙厨子抱着银柄刀冷笑。

"市井土灶也敢搬进宫?"

陈延之却掏出系统兑换的「火候指南」玉简,上面画着不同食材的最佳火候。

"大雁肉需文火慢煨,如君子修身;牛肉宜猛火快炒,似武将破阵——尚食局的老灶火旺却不均,不如添几个可调风门的小炉。"

末了,陈延之呈上按系统「节气膳食」生成的菜单。

"春日宜省酸增甘,夏日宜减苦增辛,秋日..."

李世民忽然打断他,指着「冬日萝卜炖羊腩」的配图。

"朕记得你在西市做过这道菜,当时用的是陇右萝卜?"

"正是,陛下。"

陈延之想起系统的食材溯源功能。

"萝卜通气,羊腩温补,冬日吃了浑身暖,连铠甲里的寒气都能化掉——臣斗胆请陛下准允,每月初三设「市井滋味日」,让尚食局吸纳民间良方。"

酉时初,陈延之走出两仪殿,袖中多了块李世民亲赐的「膳食改革」令牌。禄儿举着新领的分类木牌蹦跳。

"陈师傅,咱们要给每个陶罐刻上金字!温性食材库的牌子用松木,凉性的用柏木..."

刘典膳的钥匙串在身后响起,他凑过来,山羊胡里透着酸气。

"陈师傅好大的手笔,连陛下都被你说动了。"

陈延之转身,看见他袖口露出半块聚贤楼的铜牌——那是昨夜系统预警的线索。

"典膳大人放心,"

他笑着按住对方肩膀。

"改革不是推翻老规矩,是让老规矩长出新枝桠。"

太极宫的飞檐上,归雁正掠过夕阳。陈延之摸着发烫的玉坠,系统光屏显示「宫廷膳食改革」任务正式启动,奖励栏的「食材溯源术」闪着微光。他知道,从收下那三十六件分餐瓷器开始,从接过食材库的钥匙开始,这场始于灶台的改革,终将像他改良的火候般,慢慢烘热整个尚食局的旧章程,让贞观年间的宫廷膳食,既有金銮殿的华贵,也藏着西市巷口的烟火暖。

而此刻的尚食局里,孙厨子正对着新砌的土灶发呆,禄儿己经在给陶罐刻字,刘典膳的钥匙串少了两把,却多了份沉甸甸的不安。陈延之望着宫墙上的双鹤纹,忽然想起西市的五味斋——那里的案板还在,只是现在,他要揉的面团,己经变成了整个宫廷的膳食蓝图。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