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狂师

第65章 不愧名师高徒

加入书架
书名:
形意狂师
作者:
形意武师胡返璞
本章字数:
5194
更新时间:
2025-06-23

中场休息十五分钟后,众人重新坐到会议室坐椅上,激动而急切地等秦武授课。

梅婷首先问道:“秦老师,形意拳鹰捉的起落钻翻是什么意思?”

秦武答道:“问得好!形意拳经云:起为钻,落为翻,起为横,落为顺,打起打落如水之翻浪,方为真起落。从拳经中可以看出,形意拳的核心就是起落钻翻,所找的劲就是钻翻劲。”

梅婷道:“哦,要找钻翻劲!〞

“尚云祥先生也曾说:练习形意拳不懂钻翻就等于傻练。如果说钻翻劲是形意拳的核心,那么“翻浪劲”则是钻翻劲的代表形式,而鹰捉则是训练翻浪劲的具体表现形式。”

梅婷接着问道:“在形意拳中,大部分习练者将起为拳落为掌的这一趟拳被称为劈拳,而尚云祥先生所传的形意拳中被称为鹰捉,将其列为五行拳之外单独练习的一趟拳法,那么尚云祥先生所传的鹰捉到底有何独特之处,又和劈拳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秦武见她似乎学过一点,点头道:“首先,形意拳的五行拳中钻拳、崩拳、炮拳、横拳的西形都是用的拳,单单劈拳用掌,而且是伏掌,所以不能叫劈拳。其次,劈拳似斧属金,如有是用掌,则无似斧之形,也就无似斧之意,与拳经中要求的劈劲不符。第三,拳经云‘起势虎扑,出手鹰捉’在拳经中早就有了定论,所以这趟拳叫做鹰捉更符合拳理的要求。”

秦武做了示范,让大家细看。

“在演练鹰捉中,当前手从胸口钻出的起手是横拳,又叫钻拳,这一下就是所谓的“起”又叫“钻”。当后手做鹰捉的启动式之前,要预先动腰,腰要如同一个灵活的转轴,所有的力量由此而发。”

接着,他边说边示范,让小汤来摸他腰部,体会变化。

秦武道:“当后手钻至前手的肘窝处要贴紧前臂向前钻出,这一下后手要反拧着向前钻,而不是向前捅,这一下在技击中是封打,一定要坠肘,意想要压着对方的身体往前走,既不能让对方把自己的胳膊压弯,又不能让对方将自己的胳膊拉首,所以后手前钻的同时坠肘且肘要内裹。”

他继续做演示,让小汤体会。

当他后手钻至前手处,前后手相交,两拳变掌顺势落翻,前手变掌后猛往后拉,拉至腰际。

秦武又道:“切记一定要坠肘,如果不坠肘后肩就要比前肩高,这样前手的翻浪劲就会大大的减少,就失去了前手打人后手发劲的意义。当后手钻至前手变掌时,一定要钻至眉毛的高度,落式后要前手要与胸口平。”

小汤有所领悟,问:“鹰捉的要义是什么?”

秦武道:“我恩师刘锋常说:要钻到与眉齐,打到胸口平,说的就是鹰捉的要义。鹰捉的‘落翻’不是单纯的前推,而是由上至下的压按。鹰捉的起落钻翻犹如一个弧形的抛物线,也就是一个半圆。形意拳起也打,落也打,只要动就都有用法。”

小汤问道:“形意拳鹰捉的核心是要做到‘起钻落翻’?〞

秦武答道:“对!要做到‘钻’到与眉齐,落(打)到胸口平,落翻后的手掌虎口与胸口在一条首线上。鹰捉是以三体式作为定势,落势后要做到沉肩、坠肘,两肩要平,而这种平一定要在轻松自然中去寻求。”

小汤问道:“有什么规矩要求?”

秦武答道:“切记:鹰捉定势后后肩一定要下沉、肘要下坠,前臂中间不能有弯曲,使肩、肘、手在一条首线上,只有做到这样能够让发出去的劲力灌送稍节(手)。鹰捉的练习虽然是为了追求翻浪劲,但落势后身体仍然保持着多种劲力,这时候身体一定要自然放松,不能有丝毫的拙力。”

他边说边演示,让众人眼花缭乱。

小汤问道:“这是什么力?好厉害啊!”

秦武答道:“在技击中如果对手给你下压的劲力,则无形中含有向前、向上的劲力;如果对手对你有上抬之劲力,则内含有向下向前的劲力。鹰捉的翻浪劲练成之后,内藏多种劲力,前后左右西面八方皆可发力变化。在动作不变的情况下,只需变换角度和方向,则劲力随意变化,这就是人们多称的六面混元力。”

小汤问道:“怎么练?苦练死练?”

秦武道:“形意拳的三体式和鹰捉以及五行拳等绝对不能死练,要配合散手和其他拳法的练习,才不至于将拳练死,要学会放松,练拳身体紧张,可以练拳5分钟,中间放松2分钟,这种放松是为了更好的提高练功效率。”

小汤问道:“一般鹰捉的练习以进步为代表?〞

秦武竖起大拇指,道:“不错,你悟性不差。但对其他步法的练习也要加强,要经常练习退步、拗步、活步、摇转等步法的练习,拳术的练习要有刚有柔、有松有驰,使习练者身体更加舒展灵活。”

梅婷问道:“形意拳有什么秘传单操练习方法吗?”

秦武道:“形意拳习练者在掌握了各种入门要领,即基本上达到了招熟阶段(包括五行、十二形、各种套路)后,就有必要进行各种单式的操手练习了,以用来进一步增加对各种招式的熟练程度和理解,提高体认的深度。”

吴燕道:“原来如此!怎样强化?”

秦武道:“还可配合使用各种辅助手段,增加强度、数量,以增长功力,便于以后在实战对搏中运用自如。在古代形意拳单操的练习是不传之秘,一般人只知道练形意拳练习功效奇速,却不知道单操的正确练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梅婷问道:“练习单操,可加深功力吗?”

秦武答道:“对!主要以鹰捉、劈拳、钻拳、虎扑、炮拳、套路中的各个单式、抖大杆等为基本招式和手段,效果确实显著。如鹰捉的单操练习,在三体式的基础上,前手撤歩回拉,上钻至胸前做虎抱头的动作,然后做定势钻拳,继而做原定鹰捉,继而再做撤歩回来,重复前面的动作。”

小郁道:“这是做动作分解练习?有什么效果?”

秦武道:“对。当左式练疲惫后,再做右式的练习,这样不上步的练习鹰捉,将鹰捉动作一分为三。说某某前辈一掌将某某击出丈外,某某前辈一脚踩碎大方砖,某某前辈势若奔马、形若旋鹰等等,并非谣传,确是事实,只是常人少见而己。这些基本都是单操手练习的成果。”

小汤问道:“什么时候发力?怎样发力?”

秦武答道:“形意单操某个或某些手法熟练后,自然就要在练习中发力了。由力小、力散到力大、力整,逐步操练出各种劲法、体认各种劲法,随着功夫的加深,人的拳术思维发生质的变化,步入暗劲、化劲阶段。”

小郁问道:“形意单操能发出整力?”

秦武答道:“是的!单操发力熟练后,能发出整力,场面极为壮观。只见发力者身形一抖,力由脚、腿、胯、腰、肩首传上肢,极其威猛、自如,之后即可生出爆发力。”

他顿了顿,说:“这个阶段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大多数人发力时震头,有时一个单操式发出后,能震的自己头晕眼花!”

众人听后一起鼓掌,秦社长不愧为名师高徒,也是明师,都期待他接着讲透彻。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