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深夜,金銮殿外寒风凛冽,宫灯摇曳,暗影如刀。
李太后立于殿前,望着漆黑的夜幕,眉头紧锁。
“这边疆风云,竟似被人故意挑起。”
她轻声道,旁边贴身太监微微躬身:“太后,军中传言甚杂,有密使潜入,有将领阴谋。”
李太后目光如炬:“沈怀远虽忠,奈何他孤立无援,此次被调边,实为削权。吾不可坐视,一定要先手一步。”
边疆,延州营地。
风卷黄沙,军帐内沉沉肃杀。
沈怀远正与副将林镇低声商议。
“西夏近期静默,实则蓄势待发。密使程越此次随诏来,非善类。”
林镇沉声:“若此人内外勾结,边防必乱。”
沈怀远点头:“必须彻查,设防三道,严防死守。”
此时,帐外一阵急促脚步,密使程越面色阴鸷,匆匆入帐,语气不善:“大人,京中又有风声传来,似有密折欲夺你军权。”
沈怀远冷眼:“休得胡言,尔等若真忠心,便该助我查明背后黑手。”
汴京宫中,李太后召见曹皇后。
“朕知你野心不小,但切莫忘了太后身份。沈怀远归边,是朝中权斗一环。若能借此安抚朝局,何乐不为?”
曹皇后笑得媚态横生:“太后所虑,臣妾自知。但沈怀远一旦被边镇牵制,若他不屈,恐生变数。”
李太后沉声:“故此,我需你在宫中布下细作,暗中监视苏清婉与沈家。”
曹皇后应允,笑意更深:“此计甚妙。”
与此同时,秦宸于密室与赵昱朗低语。
“李太后欲用沈怀远试探各方,若他退让,则边疆平稳;若他抗争,正好成为大棋局的炮灰。”
赵昱朗沉吟:“此子刚首,难控,但利害关系清晰。”
秦宸冷笑:“正是。他会被孤立,走投无路之时,自会现形。”
户部,沈延昭与温彦之低声密谈。
“兄长虽有威名,但实权渐失。今朝局风云暗涌,正是你崛起良机。”
温彦之递上一纸奏章:“此乃边军粮饷调拨报告,若能奏效,你可得一席重职。”
沈延昭目光锐利:“敌暗我明,待我一展拳脚。”
宫中,苏清婉知晓流言西起,夜访李太后。
“太后,宫中传言污蔑怀远,臣妇愿以身试探,查清真相。”
李太后目光深邃:“你若真心效忠大宋,便当斩断一切疑云。然若你夫有异志……此宫中容不得半点欺瞒。”
苏清婉咬唇:“臣妇愿效犬马之劳。”
李太后微微点头:“你我皆知,这条路必然艰难。”
边疆,营帐内。
沈怀远深夜密会几名心腹。
“有人泄密给西夏,连夜调动突袭路线,内鬼甚近。”
“我查过,仅有辅将程越行动可疑。”
沈怀远冷声:“明日我将试探他。此人若真与敌勾结,必将斩草除根。”
次日,沈怀远在军营设宴,邀请程越入席。
席间气氛微妙,沈怀远故意放慢言辞,暗探虚实。
程越面色微变,言辞闪烁。
沈怀远淡然:“将军,边疆风云未息,你我皆为大宋之臣,莫让小人作祟,祸害社稷。”
程越终露出不安,欲借酒浇愁,却被沈怀远一语惊醒。
“忠义二字,不容亵渎。”
夜幕降临,汴京宫中。
李太后看着朝堂局势,心思沉重。
“谁能料想,大宋江山竟因一人一人心怀鬼胎,而步步惊心?”
她缓缓吐气,叹息一声:“江山如棋,局中人,终有一死。”
月光下,延州军帐。
沈怀远与苏清婉并肩站立。
“此番风云,我们只有彼此。”
苏清婉轻轻握住他的手,目光坚定。
“无论风雨,清婉与你同在。”
沈怀远紧握拳头,眼中燃起不灭的火焰。
战云再起,密谋初现。
大宋的未来,己然站在悬崖边缘。
一场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