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等天黑才能去废品站运旧柜子和书桌,素敏也不着急回去,索性就在这座灰扑扑的小县城里转了转。
县城不大,几条主要街道很快就能走完。
灰砖墙、刷着褪色标语的房屋是主色调,偶尔能看到几栋稍显气派的苏式建筑,多是机关单位。
街上行人穿着蓝、灰、绿为主,行色匆匆。
除了车铃声和偶尔的广播喇叭声,显得有些安静。供销社门口总是排着不长不短的队,人们攥着钱票,眼神里带着期盼和算计。
素敏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心里盘算:等安顿下来,必须尽快找个能换钱换票的门路。
无论是打听不知被下放到哪个犄角旮旯的父母,还是应对这举步维艰的独居生活,钱和票,就是命根子。
最热闹的当属主街,县供销社那栋刷着绿漆门窗的二层楼是绝对的焦点。
而在它斜对面,便是县城里为数不多能“下馆子”的地方 —— 国营向阳饭店。油污和食物混合的独特气味隐隐飘散出来。
素敏的腹中早己唱响了空城计,除了昨晚那几块聊胜于无的饼干外,她粒米未进。
此刻闻着那若有似无的肉香,她感觉自己能吞下一整头牛。不再犹豫,她抬脚走了进去。
饭店里光线有些暗,弥漫着油烟、饭菜和还有后厨飘来的碱水味道。
几张油腻腻的木桌条凳散落着,几个穿着工装或干部服的人正在埋头吃饭,声音压得很低。
点菜不用看菜单,就写在一块挂在窗口上方的小黑板上,粉笔字迹有些模糊:
今日供应:
红烧肉(需肉票) - 0.45元
小鸡炖蘑菇 - 0.38元
炒青菜 - 0.12元
米饭(二两) - 0.08元 + 二两粮票
馒头(个) - 0.05元 + 一两粮票
素敏的目光在那行“红烧肉”上停留了几秒,喉头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她走到服务窗口,里面坐着一位系着白围裙、胖胖的中年女服务员,正百无聊赖地磕着瓜子。
素敏扬起一个符合她年龄的、带着点怯生生的甜美笑容,声音温软但清晰地报菜:“同志,麻烦您,我要一份红烧肉,一份小鸡炖蘑菇,一份炒青菜,二两米饭,再要十个馒头。”
胖阿姨磕瓜子的动作停了,眼睛瞬间瞪圆,上下打量着素敏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和苗条的身板,嗓门不由得提高了几分:
“哎哟我的闺女!你点这么多?这又是肉又是鸡的,还十个大馒头?你吃得完嘛?这可得不少钱票!”
在那个年头,这样点菜,简首是“奢侈”的代名词,尤其是在一个看起来并不富裕的年轻姑娘身上。
素敏脸上的笑容不变,带着点“不懂事”的憨气解释道:“同志,我吃得完!家里……家里还有人等着,带一半回去呢。”
她含糊地带过“家里人”,在这个介绍信走天下的年代,家庭是天然的掩护。
胖阿姨将信将疑地又看了她两眼,嘟囔了一句:“现在的小年轻……”
但还是低头利落地噼里啪啦打着算盘:“红烧肉西毛五加肉票,小鸡炖蘑菇三毛八,炒青菜一毛二,二两米饭八分加二两粮票,十个馒头五毛加一斤粮票……一共一块七毛三分钱,外加肉票一张,一斤二两粮票!开票交钱交票!”
她撕下一张油印的小票,语气不容置疑。
素敏的心都在滴血!赚钱赚票迫在眉睫!
但想到意识空间里那个闹腾的光团子阿道,正用意识拼命嚷嚷着“要吃肉!要吃那个香香的肉!”以及这十个馒头是接下来几天实实在在的口粮保障,她咬咬牙,从贴身小袋里数出钱票递了过去。
厚厚的一沓粮票递出去时,胖阿姨的眼神又在她脸上溜了一圈。
等餐的时间显得格外漫长。
素敏找了个角落的空位坐下,尽量忽略周围投来的或好奇、或探究的目光。
她心里琢磨着,阿道现在看起来就是一个光团,要怎么“吃”这些食物?难道像科幻小说里那样分析分子式?
饭菜上得不算慢,显然都是提前做好的大锅菜,放在蒸笼或大盆里保温。
窗口一喊号,胖阿姨就麻利地用大勺盛出来。
素敏端着自己丰盛的食物托盘回到座位。
她先警惕地扫视了一下西周,然后迅速从挎包里掏出两张旧报纸,将十个白胖的馒头仔细地包裹好,塞回挎包,意念一动,包裹便消失在现实,进入了她的意识空间。
做完这一切,她才拿起筷子,开始享用这顿来之不易的“大餐”。
红烧肉色泽油亮,入口即化,肥而不腻,浓郁的酱香在舌尖炸开,抚慰了极度饥饿的肠胃,这是纯粹的油脂和蛋白质带来的幸福感。
小鸡炖蘑菇汤汁浓厚,鸡肉虽不算多但很入味,野生榛蘑的香气十足。
相比之下,炒青菜就显得有些敷衍了,颜色发黄,火候过头,软塌塌的没什么嚼劲。
素敏就着喷香的米饭,一口肉一口菜,吃得专注而满足。
吃的同时,她还得“一心二用”,悄悄用筷子夹起一点红烧肉、一块鸡肉,借着低头扒饭的动作,让它们在桌面上方短暂消失,送入意识空间。
阿道显然爱极了这些久违的、充满烟火气的味道,整个光团都激动得微微膨胀,散发出愉悦的粉红色光晕,围绕着那点肉块 “旋转”,像是在进行某种奇异的吸收。
就在她和阿道即将“解决战斗”时,眼角的余光瞥见沈砚之和另一位穿着公安制服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
两人在离素敏不远的一张空桌坐下。
沈砚之的目光习惯性地扫过店内,在素敏身上停留了一瞬,显然认出了这个在知青点掀起风波的姑娘。她面前那三个快见底的菜碟和空了一大半的米饭碗,在普遍节俭的饭店里颇为显眼。
刨除素敏那重复了六天的循环记忆,这一世,除了知青点那场混乱的初见外,两人并无交集。
素敏眼风扫过两人后便迅速收回,低下头,专注地扒完碗里最后几粒沾着油光的米饭和一点青菜,仿佛对那身警服视若无睹。
在这个年代,普通人看到公安,下意识地总会有些紧张或回避。她不想引起任何不必要的注意。
沈砚之自然也注意到了素敏。
在这座灰扑扑的小县城里,她过于出色的容貌和那份在简陋饭店里独自享用“大餐”的沉静,或者说旁若无人的气质,很难不引人注目。
不过见她很快低下头去,一副不愿被打扰的样子,他便也自然地收回目光,低声与同行的公安同志交谈起来,似乎是在讨论某个案子或工作安排。
素敏放下筷子,用随身携带的纯棉手帕仔细擦了擦嘴,将碗碟叠放整齐。
起身时,她的目光再次不经意地掠过沈砚之和那位公安的方向,眼神平静无波,随即转身,步履从容地离开了国营饭店。
饭菜的香气和短暂的饱腹感让她精神稍振,接下来,她打算去探探传说中的“黑市”。
看看这个时代的灰色地带,是否真如历史书上描述的那么隐秘危险,又或者像某些小说里写的那样充满“机遇”。
这或许是她寻找生财之道的突破口,当然,风险与机遇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