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媒人又一次上了周家门。
这回,周父周母爽快地答应了订婚的事儿。
媒人心下大喜,提到彩礼的事儿:“彩礼这方面,你们二老是什么意思呢?”
既然要提出高彩礼,自然免不得要先来一番高大上的理由。
袁母道:“我们家这个女儿啊,是我们的掌上明珠,从小宠着长大的,到了婆家,我们也只想婆家重视她、爱护她,别让她受委屈。彩礼嘛,也就是个诚意,我们不是那种卖女儿的人。”
袁父:“对!礼给得足,我们也有面儿,难不成我们还想靠女儿的彩礼发家?”
媒人点头:“那是,彩礼就是个形式,说出去大家都有面儿,那,你们是想要多少呢。”
袁母心一横:“十二万八,月月发,图个好彩头,怎么样?”
媒人心里暗暗叫苦:“这两个老东西,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十二万八,这么多,还说得那么冠冕堂皇。”
当下打了个哈哈:“那个,你们话都没错,不过袁家也不是什么特别有钱的家庭,这十二万八,恐怕他们没这个条件哦。”
周母有点慌,生怕谈不拢:“那,那...”
还是周父镇得住台面:“这娶媳妇是件大事,可不能敷衍,一定要拿出十成的诚意才行。我们好不容易养大的女儿,可不能就这么随随便便地出嫁了。”
周母也稳了稳情绪:“对,我们也得给女儿办几件好嫁妆,不能委屈了她。”
媒人这次来,知道袁光祖急着把媳妇娶回家,心情之迫切,大家都看在眼里,所以她也不敢把话说死,怕把事情搞僵。
于是沉吟着道:“那,容我把你们的意思告诉一下袁家,看看他们的意思,这姻缘嘛,就是谈成的,急不得。”
媒人回了袁家,把意思一说,袁父袁母就像泄了气的皮球,瘪了,之间存在的侥幸心理完全成了泡影,这周家不仅没少要,还要得比一般人都多!
袁母:“这,十二万八,也太多了吧,咱家哪来这么多钱啊。”
袁父:“能不能跟他们说说,降到六万八?”
媒人眼一瞪:“你当菜市场讲价呀,一下砍一半?”
袁父:“那,等我们想想办法,过几天再给你回话。”
媒人一走,两口就愁开了,手上现在只有六万多块钱,还有六万多上哪找去?再说了,除了订婚,还有三金、婚礼开支、酒肉节礼等等,起码还要三西万。
也就是说,他们还差十来万。
2008年,在这个小县城,很多人买房的意识还不是很强烈,结婚后大部分都是和公婆住在一起,所以周家一时也没有提这个要求。
这十来万的窟窿,可咋填啊。
正发愁呢,袁光祖回来了,一进门就问:“怎么样,怎么样,谈成了吗?”
看着儿子那猴急样儿,袁父气不打一处来:“怎么样,怎么样,你还好意思问,就你谈个女朋友金贵,叫十二万八的彩礼,她以为咱家是土豪?!”
“十二万八?”袁光祖愣了愣,又转换了副口气,不屑地道:“娶媳妇本来就是要钱,你们钱都不准备好,还想娶儿媳妇进门,还想抱大胖孙子?”
袁父:“我看,也不急,你才二十五岁,再谈个一两年,自己也攒点钱,咱再想办法去借点。”
袁母:“那周家还不是看你急得像猴似的,就头抬到天上了,咱就娶行了吧。”
袁光祖急了:“不行,除了蓉蓉,我谁也不想娶!”
袁父:“要不,你跟你的蓉蓉说说,让彩礼少点儿?八万八?还有,三金你己经给她买了项链了,其余的等婚后再补上?”
袁光祖:“你说什么呢?这样的话,蓉蓉可能就不想嫁过来了。”
袁母:“原本想给你姐再说个人家,拿十来万块钱彩礼,这事儿就成了,可现在,你姐为上次的事儿还在置气,理都不理咱。”
袁光祖眼前一亮:“对哦,我怎么把我姐给忘了,要不,我去找找她?”
袁父:“那个逆女,把咱们的电话都拉黑了,你还指望她?再说,你妈今晚己经去过她家了,人家根本不接这个茬。”
袁光祖不死心:“等我明天再去找找她,给她找对象又不是害她,她能有个男人结婚不是好事吗?”
袁光祖说到做到,第二天中午一下班就去了袁盼娣家,敲了半天门也没人应,楼下的秦大妈闻声上来了,告诉他,袁盼娣在街东头的店里布置店面。
袁光祖吃了一惊,什么,店面?她想干啥?
难道她想做生意?做生意得投多少钱啊,她哪来的钱,就凭她离婚分得那两万块能霍霍多久?
莫非她己经找到了男人?是别的男人给她的钱开的店?
有钱了,开什么店啊,万一亏了咋办?现在家里正缺钱,她在那搞什么名堂。
袁光祖边想边骑上摩托车,就往秦大妈说的街东头去。
到那里,果然看到一个新的店面,几个工人还在安装灯带,另有两个人木工在墙上钉钉子。
袁光祖把摩托车停到路边,进了店里:“姐,你这是在干啥?”
袁盼娣没想到他会来,皱眉道:“你怎么找到这儿来了。”
袁光祖:“是秦大妈告诉我的,你这是要开店?”
袁盼娣不想多说关于开店的事:“你找我干什么?”
袁光祖:“姐,哪来的钱,怎么也不跟我们商量一下就开了店了?”
袁盼娣:“笑话,我开店为什么要跟你们商量?”
袁光祖语塞,这里一个年轻男子进了店里,对袁盼娣道:“盼娣,上次登记的还需要填一张表,我给你送过来了。”
这男子正是付中华,袁盼娣忙笑脸迎了过去,接过表格:“小付,真是谢谢你了。”
又问:“营业执照的事儿,怎么样了?”
付中华:“过两天就可以下来了,我到时候给你送过来。”
袁盼娣:“真的,那就谢谢你了。”
付中华掏出包里的笔:“你就在这填吧,填好后我再带回去。”
袁盼娣趴在货架上,遂项填写,还不时地问一下付中华,两人挨得很近,袁光祖在一旁冷眼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