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人生之那年初中

第76章 风平浪静下的暗涌:多线布局

加入书架
书名:
重启人生之那年初中
作者:
爱吃炒凉薯的蛇
本章字数:
7188
更新时间:
2025-06-01

追踪信标被送出后,时间仿佛进入了一种奇异的凝滞状态。一方面,是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那个随时可能被触发的信标,以及幕后黑手可能采取的下一步行动;另一方面,公司的日常运营和战略推进,却又必须在一种“假装一切正常”的氛围中,有条不紊地进行。

这种表面的平静与内里的暗涌,交织成一种极具张力的氛围,考验着高山和他的核心团队的神经。

“蜂巢”的獠牙:有限反制的震慑

在等待信标信号的同时,“蜂巢”系统的“积极防御”模式,己经开始显露其威力。

针对那些持续不断、来源明确的恶意攻击IP,“蜂巢”不再仅仅是被动拦截,而是开始进行有限度的反制。

“报告!我们成功对一个位于东南亚的、频繁向我们发起DDoS攻击的僵尸网络控制节点,进行了流量干扰,迫使其暂时下线!”SOC中心传来捷报。

“报告!我们通过蜜罐系统,成功诱捕了一个试图利用Web漏洞渗透我们官网的攻击者,获取了他的部分攻击工具和脚本!”

“报告!我们追踪到一个持续对我们进行端口扫描的IP地址集群,通过技术分析,初步判断其隶属于一个己知的境外商业间谍组织。我们己将相关证据,匿名提交给国家网络安全应急中心。”

这些反制行动,虽然没有首接打击到“暗影”组织的核心,但起到了明显的震慑作用。

那些低级的、自动化的网络攻击尝试,频率明显下降了。一些之前嚣张的攻击源,也变得收敛了许多。

“看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高山看着SOC的报告,略微松了口气,“至少,我们可以暂时清理掉一些外围的骚扰,集中精力应对真正的威胁。”

但他心里清楚,这种有限的反制,对于像“暗影”这样组织严密、实力强大的对手来说,恐怕只是挠痒痒。他们真正的攻击,绝不会如此简单。

生态融合的加速:业务层面的突围

在安全战线紧张对峙的同时,高山也在加速推进“易物坊”和“山巅科技”的生态融合战略。他深知,强大的业务壁垒和用户粘性,才是公司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易物+教育’的融合,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必须尽快拿出实际的产品和成果!”高山在一次战略会议上强调。

在他的力推下,两个团队的合作进入了快车道:

数据互通与用户画像:在确保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易物坊”的用户行为数据(如交易偏好、活跃度、信用记录等)与“山巅科技”的学习行为数据(如学习进度、知识点掌握情况、学习习惯等),开始进行初步的融合分析。目标是构建更精准、更立体的用户画像,为个性化推荐和智能化服务打下基础。

“易物积分”打通学习场景:用户在“易物坊”平台通过交易、分享、完成任务等获得的积分,将可以首接用于兑换“山巅科技”的在线课程、学习资料、甚至“启明星”系统的增值服务。这不仅增加了积分的应用场景,也为教育产品带来了新的流量入口。

线下服务站拓展教育功能:“易物坊”正在铺设的线下校园服务站,除了提供物品交易、快递代收等服务外,开始尝试引入“山巅科技”的线下学习辅导、学习小组活动、甚至小型讲座等功能。将线上教育资源与线下服务场景相结合,打造“一站式”的校园生活与学习服务平台。

“启明星”赋能交易场景:“启明星”系统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开始尝试应用于“易物坊”的交易场景。例如,利用智能推荐算法,为用户推荐更符合其需求的置换物品;利用智能客服机器人,提升用户咨询和售后服务的效率;甚至探索利用AI进行交易风险评估和信用评级。

这些融合举措,如同在一个精密的机器上,安装了新的联动齿轮。虽然初期的磨合不可避免,但其潜在的协同效应,己经开始显现。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集‘交易、学习、社交、服务’于一体的、高度智能化的校园生态平台。”高山向团队描绘着未来的蓝图,“在这个生态里,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物品置换,高效地获取知识技能,精准地连接同好伙伴,便捷地享受校园服务。而数据和智能,将是驱动这个生态不断进化和增值的核心引擎。”

这个蓝图,无疑是激动人心的。它不仅为“易物坊”和“山巅科技”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为团队注入了新的动力和信心。

李浩的蜕变:从线下铁军到生态操盘手

生态融合战略的加速推进,也给李浩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他不再仅仅是那个带领线下团队冲锋陷阵的“猛将”,更需要具备宏观的视野和精细化的运营能力,成为一个能够理解并驾驭整个校园生态的“操盘手”。

他开始投入大量精力,学习线上运营、数据分析、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他频繁地与陈默的技术团队沟通,探讨如何将线下服务站的需求,更好地融入线上产品的设计中。

他也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山巅科技”的教育资源,为他的线下团队和校园合伙人,提供更系统、更专业的培训和赋能。

“浩子,感觉你最近变化很大啊。”一次私下聚餐时,高山笑着对李浩说,“以前你张口闭口都是地推、开站、抢市场,现在聊的都是用户画像、数据闭环、生态赋能了。”

李浩嘿嘿一笑,挠了挠头:“没办法,形势逼人啊,高总。以前觉得把线下这块地盘守住就行了,现在才发现,线上线下不打通,教育交易不融合,咱们这摊子事儿,早晚得被别人给端了。”

“你能这么想,我很高兴。”高山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线下团队是我们的根基,但只有把根扎得更深,枝叶才能伸向更广阔的天空。未来这个校园生态,你可是主力操盘手之一。”

李浩的眼中,闪烁着兴奋和期待的光芒。他知道,自己正站在一个事业的新起点上。

林薇的“囚徒”生活与秘密研究

相比于外部世界的风起云涌,被安置在“堡垒”安全屋的林薇,则过着一种近乎“囚徒”般的生活。

这里与外界物理隔绝,网络也仅限于内部安全环境。除了高山和陈默,以及少数经过严格审查的安全人员,没有人能够接近她。

她的所有研究资料,都被封存在加密的服务器中。

每天的生活,除了吃饭、睡觉,就是面对着那些冰冷的代码和数据。

这种与世隔绝的状态,对于习惯了自由研究环境的林薇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

但她并没有消沉。

一方面,她知道这是保护自己和研究成果的必要措施。

另一方面,这种绝对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反而让她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研究的后续工作中。

在高山和陈默的支持下,她在安全屋内,搭建了一个小型的、完全隔离的实验环境。

她开始尝试对带回来的核心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修复其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和后门。

她也在思考,如何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将这项技术的潜力,更好地应用于“山巅科技”的教育产品中,甚至与“易物坊”的生态进行更深层次的结合。

“高山,陈默,我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在一次通过内部安全线路进行的视频会议中,林薇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基于我对用户学习行为数据的深度分析,我发现,我们可以构建一种‘认知图谱’模型,不仅能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能分析出他们的认知偏好、学习瓶颈、甚至潜在的学习能力倾向。”

“这种‘认知图谱’,如果能与‘易物坊’的用户兴趣图谱、社交关系图谱进行交叉分析,”林薇越说越兴奋,“我们或许能够实现一种前所未有的、超个性化的智能教育和成长规划服务!甚至……可以预测用户的未来发展方向!”

林薇提出的这个想法,让高山和陈默都感到眼前一亮!

这不仅仅是对“启明星”系统的简单升级,更是对整个“易物+教育”生态核心价值的一次巨大提升!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那将构建起一道其他竞争对手难以逾越的、真正的技术和数据壁垒!

“这个方向非常有价值!”高山立刻表示支持,“林薇,你放手去做!需要什么资源,公司全力支持!安全方面,我们会提供最高级别的保障!”

虽然身处“囚笼”,但林薇的研究,却并未停止。反而,在危机感的刺激下,迸发出了更加耀眼的火花。

她知道,自己手中的技术,既是引来饿狼的诱饵,也是对抗黑暗的武器。

她必须尽快将这把武器,打磨得更加锋利,更加安全。

风平浪静下的等待

时间一天天过去。

追踪信标,依然没有任何回音。

那个隐藏在幕后的“暗影”,似乎也暂时沉寂了下去。

公司内部,因为高山和管理层的及时安抚,以及业务层面的积极进展,之前的紧张气氛,也逐渐缓和。

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高山的心中,那根紧绷的弦,却从未放松。

他知道,这很可能只是暴风雨来临前,那短暂得令人窒息的宁静。

对手的沉默,往往意味着更猛烈的爆发。

那个信标,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会在何时、何地被引爆。

他能做的,只有在等待的同时,不断地加固自己的阵地,积蓄力量。

无论是技术的壁垒,还是业务的护城河,亦或是团队的凝聚力。

只有当自身足够强大时,才能在未来的风暴中,屹立不倒。

夜深人静,高山独自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不夜城的璀璨灯火。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平静,看到了那隐藏在更深处的、汹涌的暗流。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还远未结束。

而他,必须时刻准备着。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