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惊蛰,清水县老槐树的枝头刚冒出嫩绿的芽孢,市政府会议室内的氛围却比寒冬更冷。我捏着最新的土地招标方案,文件末尾“星耀地产”的红章刺得眼睛生疼——这家三个月前突然冒头的企业,竟以低于市场价40%的报价,中标了黄金地段的旧城改造项目。
“苏主任有异议?”副市长敲了敲会议桌,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扫过我紧锁的眉头,“星耀是省里重点引进的企业,他们承诺会建全市最高的地标塔楼。”他推来的效果图上,玻璃幕墙的建筑首插云霄,却将二十棵百年槐树圈进了拆迁范围。角落里,城建局李局长轻咳一声:“苏主任可能不了解,这次招标全程合规。”他翻开标书,密密麻麻的文件里,所有程序漏洞都被完美填补。
散会后,林悦的短信适时弹出:“星耀地产法人叫陈昊,美国护照,和陈光明的关系……”消息戛然而止。我攥着手机冲进地下车库,却在拐角撞见财务处王科长鬼鬼祟祟塞进黑色轿车的牛皮纸袋——袋口露出半截槐花图案的信封,和光明集团当年行贿用的包装如出一辙。
深夜的办公室,台灯照亮父亲的记账本。泛黄的纸页间,1985年的工分记录旁,父亲用铅笔写着:“账目要算清,人心更要算清。”我调出星耀地产的资金流向,发现其母公司注册地竟是澳门某赌场的楼上。正当我放大地图时,窗外突然传来玻璃碎裂声——有人从对面大楼扔来枚裹着槐树叶的石块,叶片上用血写着:“别多管闲事。”
第二天清晨,信访办挤满了举着横幅的居民。张大爷白发凌乱,手里的槐花蜜洒了一地:“苏主任,他们要强拆我们的院子!”老人布满老茧的手展开照片,推土机正在距离老槐树不到五米的地方轰鸣。人群中突然冲出个年轻人,将录音笔怼到我面前:“我录到了,开发商说‘只要摆平姓苏的,三天内推平’!”
会议室的气氛剑拔弩张。星耀地产的代表甩出一沓文件:“我们有完整的环评报告,还有居民的‘同意书’。”但当我放大照片时,所谓的“签字”分明是孩童笔迹——正是豆豆的字体。“伪造文件,违规施工,威胁居民。”我将证据重重拍在桌上,瞥见副市长悄悄把手机塞进抽屉,屏幕亮起的瞬间,我看到陈昊的名字在通话记录里闪烁。
压力如潮水般涌来。纪检部门突然收到匿名举报,称我“利用职权打压企业”;省台的热线被大量“支持星耀”的电话轰炸;甚至林悦出警时,警车轮胎被人恶意扎破。深夜回家,发现门口摆着个木盒,里面装着父亲的遗照,镜框裂痕如蛛网蔓延。林悦握着警棍冲出来时,只看见拐角处闪过的槐花纹身刺青。
转机出现在暴雨夜。陈宇突然闯入办公室,浑身湿透的他举着防水摄像机:“拍到了!星耀地产的人在老槐树洞里藏东西!”视频中,城建局李局长将文件塞进树洞,转身时露出后腰的槐花纹身——和威胁林悦的人如出一辙。当我们带着特警赶到时,却发现洞口被水泥封死,只有张字条卡在缝隙里:“苏然,有些秘密,还是烂在土里好。”
真正的突破口来自一封匿名邮件。加密文件里,星耀地产的股权架构图显示,其实际控制人正是化名陈昊的陈光明侄子。更惊人的是,副市长的海外账户在招标前突然收到巨额汇款。我将证据呈交省纪委时,对方拍着我的肩膀:“早就该收网了,就等关键证据。”
收网行动在黎明前展开。当特警冲进星耀地产总部时,陈昊正准备销毁账本,保险柜里除了现金,还藏着枚槐木徽章——和当年光明集团高层佩戴的一模一样。副市长被带走时,他望着我的眼神充满不甘:“你以为赢了?这官场,从来不是非黑即白。”
尘埃落定后,我站在老槐树下。树干上的水泥被小心凿开,取出的文件里,不仅有行贿记录,还有张泛黄的照片——1985年,副市长、陈光明和老王在槐树下的合影,背面写着“共守槐香”,却被人用红笔狠狠划掉。张大爷颤巍巍递来碗槐花粥:“娃,当年你爸说,树最怕烂根,人也一样。”
省台的专题片播出当晚,收视率破纪录。陈宇的镜头里,老槐树在阳光下舒展枝叶,树洞旁新立的石碑刻着“民心碑”。弹幕疯狂滚动:“苏主任是清水县的脊梁”“原来真的有人在守护正义”。林悦靠在我肩头,警服口袋露出半截银链,坠子是用老槐树年轮打磨的徽章:“省厅要成立专项督导组,点名让你参与。”
新的任命书下达那天,我站在市政府顶楼,望着正在施工的“民心广场”。工人们特意保留了所有槐树,用木质栈道将它们串联成“心”形。豆豆蹦蹦跳跳跑来,手里举着满分试卷:“苏叔叔,我作文写了你,老师给了五角星!”他身后,陈宇正在拍摄新纪录片,镜头里,老槐树的新芽在风中轻轻摇晃,像无数只鼓掌的手。
深夜加班时,总会收到匿名的槐花茶。附信上的字迹各不相同,有老人的苍劲,也有孩童的稚嫩:“苏主任辛苦了”“老槐树替我们看着你”。林悦有时会带着宵夜出现,警服上沾着处理案件的硝烟味:“别学老王,把自己熬成‘空心树’。”她指着窗外,老槐树的影子映在墙上,和我案头父亲的记账本叠在一起,形成一道笔首的光。
当又一场土地招标会召开时,会议室的投影仪亮起新的方案。这次的旧城改造规划图上,槐树林被标注为“城市绿心”,开发商代表推来的不是效果图,而是生态保护承诺书。散会后,副市长的继任者拍着我的肩膀:“听说你父亲当年记工分,连半片槐花蜜都要算清?以后,咱们也这么算账。”
春风再次吹过清水县时,老槐树的花香飘满全城。省领导视察时,特意在“民心碑”前驻足良久:“这个案例要全省推广,让所有干部知道,什么叫‘民心所向’。”陈宇的摄像机记录下这一刻,镜头里,张大爷带着孩子们正在给新栽的槐树苗浇水,远处的“槐香廉政教育基地”里,父亲的记账本在展柜中静静发光。
而我知道,这场关于“坚守”的战斗永远不会结束。就像老槐树的根系,在黑暗的泥土里不断延伸,寻找着光明的方向。每当遇到新的挑战,我都会翻开父亲的记账本,最后一页的“民心”二字总会给我力量。因为我明白,在这复杂的官场中,唯有将根深深扎进百姓的土壤,才能让“正义”二字,永远在阳光下绽放。